苏州市吴江区积极推动"菜篮子"工程建设再上新水平
2013年,吴江立足本区实际,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认真组织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促进农民增收。
一是结合苏州市"四个百万亩"和吴江区农业"四大主导产业"要求,合理分解落实特色水产和高效园艺产业分布,统筹规划 "菜篮子"工程生产基地布局。加强基层调研、座谈,制定"菜篮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概要和实施方案,坚持规划引领、生态发展、合理保供、富民优先等原则,努力促进 "菜篮子"工程生产基地建设更上新台阶。
二是重点建设好同里万亩蔬菜基地。该基地按"一核三区六基地"规划布局,覆盖五月田有机农场,骏瑞、三港、三江春水生蔬菜基地等以及北联、合心、湘楼、肖甸湖、白蚬湖等6个行政村,规划面积1.05万亩,产能7.2万吨,主要生产叶菜类蔬菜,设施比重达到70%,预计总投资1.74亿元。今年计划投资630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和生产设施建设,以及蔬菜育苗中心、农产品检测中心、农资技术服务中心、农产品配送直销中心等4个中心的建设。
三是加强产销对接和配送能力建设。鼓励"菜篮子"生产基地和配送企业在主要农贸市场、超市、社区建设直供网点,据统计, "菜篮子"生产基地和配送企业在苏州主城区及吴江城区共设立或对接销售网点12个。组织吴江三家农产品配送企业积极申请2013年苏州市"菜篮子"工程配送中心建设项目,用于配送中心场地、仓储、冷藏、车辆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提高专业化营销配送能力。
四是推动服务体系完善与提升。全面建成区、乡镇和蔬菜生产基地(蔬菜种植村)三级农产品检测网络,强化区级抽检、镇级检查、基地(村)自检相结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全面应用蔬菜优良品种,良种覆盖率100%,集成推广集约化育苗、设施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控及生物防治等关键技术,强化科技推广与技术服务,增强科技支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