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粮食局大力推进"四个文明"建设全面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来源: 时间:2013-08-26 点击数:

    为进一步推动粮食部门"四个文明"建设,全面提升依法行政和为民服务水平,苏州市粮食局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转变思想观念,转变发展方式,转变工作作风,用新的视野研判粮食形势,用新的思路谋划粮食工作,用新的精神推动粮食事业,用新的作为提升粮食形象,举全局之力,兴务实之风,全力推进文明单位建设。
    一、组织有力,基础扎实
    文明创建工作能否持之以恒,卓有成效,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组织是否得力,机制是否完善。为此,苏州局始终坚持"注重创建过程,注重创建实效"的原则,切实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一是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了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处室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创建文明单位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机关党、团、工、妇负责人全部纳入,形成了全员参与、人人创建的良好工作氛围。二是制定创建规划。结合粮食部门工作实际,制定了《苏州市粮食局创建市级文明单位工作规划(2012-2014)》,明确了指导思想、创建目标和创建原则,确定了"六个好"的创建内容(建成一个好班子、建设一支好队伍、创造一流好业绩、完善一套好机制、营造一个好环境、形成一种好作风),全面实施"七大行动计划"(环境提升、书香机关、节能环保、粮风行动、文明志愿、文明餐桌、四关爱行动计划),做到有目标、有措施、有步骤、有考核,有力推动创建工作科学、规范、顺利开展。三是完善工作机制。经过一年多的扎实推进,该局已经建立健全了工作例会、定期检查、台账管理、全员参与、社会监督、考评激励等工作机制,形成党组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群众积极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
    二、措施有力,成果显著
    文明单位创建,内容是文明,要义在建设。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苏州粮食局创建工作取得了摸得着、看得见的成效。一是文明示范成效显著。大力实施由苏州粮食局倡导策划、市级机关团工委、姑苏区团委等联合主办的"共筑梦想结伴成长"主题志愿活动,积极参与由效能办、文明办等部门组织发起的以"家在苏州--食"为主题的百万《苏州市民手册》进家庭活动,深入开展文明交通、文明引导、文明传播志愿活动,主动强化与长岛社区的文明共建、扶贫帮困活动,定期组织粮食质量安全宣传月、节粮爱粮宣传周、世界粮食日等大型广场公益宣传活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努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二是业务工作实绩突出。紧紧围绕粮食安全保供这一中心目标,坚持务实创新、稳中求进,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开启粮食流通现代化新征程,保供稳价措施更加扎实,为民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各项工作位居全省前列。三是思想道德风尚良好。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全力打造政治上过硬、业务上优良、作风上清正、纪律上严明的学习型、务实型、廉洁型、开拓型干部职工队伍。四是文化建设扎实有效。在全系统积极实施"书香机关"行动计划,深入开展"弘扬粮食文化、助推行业发展"主题活动,编印了《粮食文化知识汇编》,举办了粮食文化知识竞赛和书画摄影作品展,展现粮食人风貌,助推粮食行业发展。五是内外环境整洁优美。大力实施"环境提升"行动计划,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院容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全面加强单位内部卫生管理,创造干净、整洁、优美的工作环境。六是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坚持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全面打造学习型党组;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断在粮食流通现代化建设中取得新成就,在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中谋求新突破,在党风廉政建设中树立新形象,在文明单位创建中实现新发展。
    三、推进有力,特色鲜明
    文明单位创建必须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创出特色。苏州局创建工作具有鲜明的"粮食特色"。一是"放心粮油"进万家。精心推进列为2013年市实事项目的"苏州放心粮油工程",新建放心粮油店(柜)134家,将放心粮油销售点扩至400家,形成覆盖全市的放心粮油供应网络,确保城乡居民粮油消费安全。二是"粮风行动"提效能。组织实施"粮风行动计划",向城乡居民发放调查问卷3000份,向机关、部门、企业发放征询意见表200份,走访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企业家、种粮大户、行风监督员100名,多方面了解、听取社会对粮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贴近群众、贴近企业、贴近基层。三是"文明餐桌"倡节约。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户外显示屏、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印制并发放环保袋、小册子等形式,广泛开展"不剩饭、不剩菜"、"光盘行动"等文明餐桌宣传倡议行动,面向全社会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教育,积极营造爱惜粮食、杜绝浪费的良好氛围。四是"服务品牌"全覆盖。向全社会公开征集苏州粮食工作服务品牌和标识,铸就了"粮安惠民"服务理念;各市、区粮食部门也分别推出自己的服务品牌,面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全面推行"一站式"收购服务,在两季粮食收购期间组织开展市、县两级机关干部下基层蹲点服务活动,全面提升为民服务新水平。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苏州市发改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