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绿绿",绘就启东好家园

来源: 时间:2013-09-26 点击数:

    9月份,启东市"最美乡村"评选活动进入媒体公示及专家评定阶段。村庄绿化对于美化乡村环境、提升村民生活质量等尤为重要。
    村庄美不美,关键看绿化
    建设美丽乡村,绿化是重要标志。然而,走进少数"最美乡村"申报村,纵然民生设施再完善、农民收入再富裕,可缺少了"花花绿绿",便与美丽便有了差距。
    来到曾参与2012年度"江苏最美乡村"评选的王鲍镇建群村,眼前一亮:农户庭院,农村公路、沟河两岸,处处绿意盎然,大伞般的香樟树、盛开着的紫薇花、曼舞着的女贞树,整个村庄透着灵气与秀气。村党总支书记王永刚介绍,村里有五六个专事苗木产销的大户,宅院植树种花,美得像公园,棵棵花木又能换得真金白银。全村民众眼见为实,村里绿化庭院得到广泛响应。
    花草树木种好、管好,并产生了效益,村庄岂有不美之理?在寅阳镇晁汀村,村道、河道绿树成荫,排排香樟、女贞煞是气派;在北新镇邦道村,条条农路披上绿装,片片花木分外"喜见人";在南阳镇启兴村,村里种下的5000多棵苗木,偶有枯死的,却无人为毁损的。在这些绿化先进村,处处能感受到百姓对于绿化的接受、认可与爱护。
    群众不受益,一切皆为零
    绿化造林,最大的受益者是谁?当然是广大群众。但在不少村组,绿化年年搞,总是难见"林",在少数地方,甚至年年都是"零"。而绿化最大的"障碍",恰恰就是理当受益的村民。
    让村民得到现实好处,是破解年年植树少见绿的最现实办法。在王鲍镇松桥村,一位姓姚的锯树师傅告诉记者,最近一二年,他代为乡亲锯掉最多的是宅院四周的橘子树和柿子树,因为这些年里,橘子和柿子都不值钱。而对于种在田头的树木,许多农民更是直言:"碍手碍脚,又呒得啥好处。"于是,在少数村组,村干部前脚种树,村民后脚拔树,一些树木好不容易成活了,但早晚还是被人"消灭"掉。
    绿化村庄,如何让群众受益?王鲍镇建群村通过苗木产销让群众得到实惠是一条路子。同样的良法颇多。在海复镇五圩、滨海、家禄等村,镇村两级联合苗木经营户以"有偿寄养"方式将树木栽种于农户责任田,来年统一取挖时给予现金补偿,村庄绿化、农民收入、苗木效益一举三得;在北新镇邦道村,村里将树木的受益人确定到各家各户,群众爱树如命。采访中,不少人感言,政府部门如若变种植投入为绿化奖补,种得越多、规划越好、保存率越高,获得的奖励越多,这样,于村庄和农户,又将是一笔诱人的额外收入。
    绿化不创新,村庄难美丽
    绿化不创新,老办法建设不了美丽家园。年年种树,岂能年年"白种"!
    村庄绿化,树最应该种在哪里?道路两侧、沟河两岸、农家宅院当是首选,如果不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所谓的大田绿化、成片绿化只会引起群众抵触;村庄绿化,种树容易管护难,多考核种植、少考核存活,不"敲打"落后者,这样的考核机制难见成效;农村造林,可否市场化运作?在沪陕高速启东境内,连片参天白杨树就由专门造林公司包种并负责管护;村庄绿化还应面向城市、着眼长远,今日种下绿树,明日身价倍增,绿色就会变成农民新的增收源泉。
    村庄美化,庭院绿化是基础和新的发力点。多年来,启东市农村的庭院绿化严重滞后,无规划、无样本、无倡导,不能不说是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一个盲点,无形中,制约了群众对于绿化的认知、喜爱、参与。推广这项事关百万民众生态环境、生活质量的绿化工程,潜力巨大、意义深远。
有了绿色,村庄方显灵秀。理应从种好一棵棵绿树着手,美化自己的家园。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发改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