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榆县农开局"四举措"力促农业产业升级
近年来,赣榆县农开局省市农开、财政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按照"全市第一、全省先进、全国有名"的目标定位,大力弘扬"开拓、开创、开放"的新时期农开精神,努力塑造"勤奋、务实、清廉"的新时期农开人形象,实干苦干加巧干,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农业综合开发已经成为我县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推动力量。
一、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提升现代农业装备水平
制定了《赣榆县(2010-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先后实施了赣马、城西、罗阳、金山四个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总投资5280万元,其中财政资金4800万元,面积4万亩。对一般土地治理项目,也参照高标农田的标准进行设计、施工。经过项目建设,项目区农田水利工程中沟级以上建筑物配套率达100%、小沟级建筑物配套率达80%、斗渠衬砌率80%、农渠衬砌率60%,主要生产路全部建成水泥路,70%以上的田间机耕路达到砂石路标准,农田林网防护率达100%。项目区基本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连、渠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农业生产新格局,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仅为保障全县粮食总产连续稳定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而且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工程步伐。项目区年增加优质稻米450万公斤、花卉苗木70万株、特色水果120万公斤。
二、打造一批现代农业园区,壮大区域经济特色
立足农业主导优势产业,加快以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科技化为核心的现代农业园区进程。三年来,土地治理项目投入资金2560万元,其中财政资金2072万元,支持赣榆县四季田园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滩涂开发项目投资2939万元,其中财政资金1850万元,重点扶持海洲湾现代渔业园、罗阳万亩咸淡水高效养殖区、宋庄万亩海淡水高效养殖区;丘陵山区开发投资6609万元,其中财政资金3818万元,重点打造夹谷山休闲观光农业园、环大吴山生态园、塔山林禽产业园、厉庄大樱桃园、欢墩黄金梨基地、石桥黄桃基地、柘枉茶果基地等,丘陵山区"百里画廊"初展英姿,成为全县乡村游、生态游的热点,年新增果茶400万公斤,新增效益550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600元以上。
三、培训一批新型农民,提升农业科技化水平
加大与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江苏省农科院、江苏省林科院、连云港市农科院等高等学府、科研院所的科技协作力度,整合县内农业、林业、水产、农机、水利等部门推广单位力量,2010年、2011年两个年度安排科技专项财政资金315万元, 先后实施科技项目65个,推广新技术42项,引进新良种38个。开展集中办班、田头指导、现场观摩等多形式培训活动,发放良种、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142万元,发放技术明白纸5万余份,培训农民1万多人次。营造了一个"人人增知识、家家学技术、户户讲科技"的浓厚氛围,着力培育职业农民,有力推动全县科技小农场发展,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
四、扶持一批产业龙头,推动农业产业化化进程
三年来,累计投入项目资金8971万元,其中财政资金2461万元,对赣榆县沙河镇长青蔬菜专业合作社、赣榆县众志铭德林禽养殖专业合作社、赣榆县青口镇大盘村犇牛农机合作社等16家农民合作组织和江苏中大海藻工业公司、江苏好丽友科技公司、连云港现代海湾有限公司等13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壮大合作组织经济实力、增强龙头企业市场竞争力,带动养殖、种植、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江苏中大海藻工业公司在连续实施了两个总投资达3227万元产业化项目,2010年,我们又对该企业海带收购进行产业化贷款贴息扶持,企业年可实现销售收入 6240 万元,利税1080万元,带动农民增收2470万元。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