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县杨集镇城乡统筹发展做亮"四大特色"

来源: 时间:2013-10-21 点击数:

    被列为全市城乡统筹发展试点镇之一的灌云县杨集镇,近年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走以特取胜的发展路子,着力完善规划编制、发展主导产业、改善镇村面貌、发展社会事业,做亮"四大特色",打造魅力新杨集。
  杨集镇辖3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行政区域面积154.5平方公里,总人口11.8万人。杨集镇区域面积是全县第一大镇,也是全省重点中心镇。杨集镇地理位置独特,交通优势明显。在灌云县战略发展规划中,杨集镇是全县"西城东港"两个经济区的联接轴点;在全市的交通体系中,杨集汇聚了连盐高速、204国省、324省道、242省道、沿海铁路以及东门河六级航道等多条水、陆交通干线,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近年来,该镇举全镇之力,做亮"四大特色",倾力打造杨集城乡统筹示范点。
  规划编制高起点。被确定为市城乡统筹示范乡镇后,杨集镇紧密结合镇情实际,按照工贸重镇、物流强镇、农业大镇、旅游美镇的新定位,聘请具有甲级资质的上海同异城市规划设计院对全镇进行重新规划,并邀请市县专家调研评审,完成了全镇的总规,控规和城市设计以及元兴、封圩两个村的村庄规划,为引领城乡统筹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发展抓特色。近年来,杨集镇注重调整经济结构,改进招商引资方式,加大服务企业力度,引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余家,实现工业总产值近十亿元,欣森木业、三星食品、双程酿造、紫东食品等企业快速发展。全市首批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如火如荼,目前建成标准厂房16000平方米,已引进企业6个。注重发展物流产业,充分发挥交通优势,扶促以良友仓储、汇融仓储为代表的一批仓储物流企业迅速壮大。注重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升双湾葡萄、新庄苔蒜、元兴花卉、孙小港竹柳等集约化管理水平,扩大镇北蛋鸡、老庄和后山泥鳅等产业化养殖规模,全镇涌现出了一大批特色种养专业村和种养大户;注重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开发潮河湾旅游特色产业,全力打造融休闲、观光、度假、会议、游乐为一体的潮河湾旅游生态园,形成了"四区六岛"的空间景观功能片区。
  镇村面貌树形象。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复垦等项目,整合项目资金,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增加耕地面积,增加村集体收入,同时为新农村以及镇区建设提供土地指标,2012年共完成6个增减挂钩项目,净增耕地104亩。2013年安排8个项目,预计新增耕地面积121亩。新建5万平方米封圩安置小区,新建4.8万平方米的潮河新城,即将搬迁60户农户,启动元兴康居示范村工程,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的沿街商住项目已正式开工建设。规划改造升级6000平方米万有商业城农贸市场,项目已经完成立项设计,即将开工。28亩新区沿街商住楼已经开工建设。全镇铺设水泥路112公里,建设改造下水道1.5公里,即将新建日处理污水5000吨污水处理厂一座,新栽绿化苗木45万株,新建村部8个。新建住院楼4800平米,校舍1500平方米,新建潮河湾农民休闲广场一个。为了改变原有的脏乱差现象,对全镇40个村居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并且建立长效机制,定期督查考核。
社会事业重民生。新建设了劳动保障服务大厅。在镇培训中心开设农民培训班4期,累计培训时间13天,培训人数400余人次,新增城镇就业9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3107人。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城镇职工三大保险覆盖面达94.2%;新农合参合人口90745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口37374人;全镇低保户人口4040人,五保户人口197人。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通过省级验收。建成苏北一流的残疾人托养中心2个。卫生院建成新病房楼1座,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完成1444户农村改厕工程,新增农村健康饮水人口达3000人,新增有线电视用户1500户。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发改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