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村民满意的美丽乡村
地处偏僻山区的江宁街道牌坊社区黄龙岘自然村,是个只有52户人家的小山村。一年前,这里交通不便,不仅村民出行难,村庄环境差,村级经济也很薄弱、村民除了种田种地,就是在外打零工,收入水平普遍较低……
今年3月,江宁区委、区政府启动江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后,江宁交通建设集团与江宁街道开始联合打造黄龙岘茶文化旅游村。经过半年多的开发建设,如今的黄龙岘村以环境优美的江南茶村成为江宁美丽乡村建设新名片,吸引了成千上万游客观光消费,接待了30多批省内外党政代表团参观考察,开创了国企与街道携手推进城乡统筹建设江宁美丽乡村新模式。
"做一做",延伸茶文化产业链
在黄龙岘茶文化旅游村建设中,交建集团作为投资建设主体,坚持为政府分忧与为群众解困结合起来,按照"环境增优、资源增值、农户增收、街道增誉、企业增效"的"五增"指导思想,真抓实干,快速让黄龙岘村环境面貌大变、农民收入大增。
自黄龙岘茶文化村建设开始后,交建集团坚持以建设"三化五美"黄龙岘为目标,开展旅游道路沿线和景观环境整治,实现道路绿化、村庄亮化、环境美化。针对村民茶叶销售难问题,交建集团在聘请专业人员指导茶农进行生产的同时,对农户茶叶鲜叶进行统收统销,使农户每斤茶叶鲜叶的收购价格从去年的320元提高到360元。仅此一项,农户每亩茶园就可增收2000元。同时,他们加强茶文化品牌体系建设,通过与南农大茶研所合作,建立黄龙岘茶种、管、养、采、炒标准化体系。此外,引进宜兴紫砂茶具制作工艺,打造黄龙岘大茶馆、茶文化群雕景观,拓展茶文化,提升茶文化品位,并发展茶鸡、竹鸡等有机养殖,延升茶产业链条。
"想一想",便民服务落实处
黄龙岘茶文化旅游村建设前后,交建集团按照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要求,多为村民和游客着想,扎实采取便民服务措施,努力让群众更便利、更满意。
在茶文化村建设过程中,交建集团坚持"少拆多修、少征多种、少限多引、少投多扶"的建设理念,保留乡村原始风貌,引导村民根据家庭实际情况参与经营。目前,全村52户人家已有30户参与了茶楼、餐厅、客栈和茶乡土特产等特色经营,他们还建设公共炒茶设施,供茶叶种植农户炒茶使用。同时,开通了旅游专线巴士,与南京主城、东山副城无缝对接,方便村民和游客出行、出游。
"让一让",村民利益放首位
美丽乡村建设的落脚点在 "农村",重点在"农民"。交建集团在参与特色村开发建设中,始终坚持村民利益放首位,尽最大可能让利与民。
对村民参与黄龙岘茶文化村经营,他们实行"以奖代补"政策,对按公司规定申请经营并通过验收的农户,分别给予2~3万元的现金奖励。建立经营户短信互动平台,加强与经营户的互动、沟通,及时了解经营状况并给予指导。为帮助经营户提高经营服务水平,他们组织经营户免费赴杭州参观学习,并通过举办厨艺比赛、免费为经营户统一制作门牌标识、引导游客进"农家乐"就餐、送餐(茶)具到门口等活动,积极做好经营户的服务、引导、扶持工作。他们还大力挖掘当地的传统手艺,鼓励村民开展特色经营,并帮助村民销售商品,使村民的经营风险降至最低,将实惠让给群众,努力让农民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展示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魅力。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南京江宁区发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