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榆泥鳅产业园发展与思考
近年来,赣榆县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出发点,加快推进特色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发展进程,通过农业资源开发、交通、海洋渔业等项目资金扶持运作、借助泥鳅养殖协会引领等渠道,精心打造赣榆泥鳅产业园,以园区建设带动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生态、循环、持续发展之路,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实现双重突破。
一、赣榆泥鳅产业园的基本概况
赣榆泥鳅产业园地处204国道沿线,重点以中国泥鳅之乡--墩尚镇泥鳅产业园为中心。按照"适度规模经营,发挥协会作用,打造基地平台,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延伸深加工产业链"指导思想,该县通过市场运作,多方帮扶,产业园已形成集管委会、泥鳅协会、科学研发、文化餐饮、农资超市于一体的泥鳅产业园功能中心,引导泥鳅产业向规模化、效益化、园区化方向发展。到目前,赣榆泥鳅产业园总面积达到3万亩,其中核心区1万亩,泥鳅养殖塘达22000亩,塘口近12000个,年出口110000余吨,创汇6300万美元,内销23000余吨,有力地提高了农业规模化效益,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二、赣榆泥鳅产业园的突出成效
一是促进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增加农民的财政性收入。在产业园发展过程中,泥鳅养殖项目区坚持适度规模经营,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引导农户对承包土地进行合理、规范的流转,把土地相对连片集中,既充分利用了农村的闲散土地,又给农民增加收入。把农村土地流转与农业规模经营结合起来,促进了泥鳅养殖的规模化经营,提高泥鳅产业的规模效益,有助于泥鳅产业的发展。2009年以来,每年流转土地5000亩,通过土地流转一项,农民增收达600余万元。
二是加快了产业园结构调整优化,规模高效现代设施农业进一步扩大。赣榆县十分重视并积极引导泥鳅园区的结构调整优化,引导项目区于成立了泥鳅养殖行业协会,组建泥鳅养殖技术服务队,为每个会员建立泥鳅养殖档案,对会员购买鳅苗、饲料喂养、疾病防治以及出售价格等环节进行统一技术指导和管理,实行一条龙服务,定期检查。协会还积极引导能人和备案企业领头,农民以土地入股等方式成立8家泥鳅养殖专业合作社,近2000个农户入社,让农民更多的分享泥鳅产业创造的成果。
三是拓宽了农民家庭经营渠道,刺激并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到目前,全县项目区泥鳅产业从业人员已达18000余人,其中养殖主8000余户,参与管理人员8600人,苗种购销人员1300多人,饲料供销1100多人,起捕包装1300多人,经营销售1200多人,运输服务1500多人,餐饮服务500多人,其他1000多人。按2011年度泥鳅产业效益计算,拥有泥鳅池的养殖主每亩平均效益4万元,管理人员年人均工资2万元,苗种购销年人均5万元,饲料供销年人均8万元,起捕包装年人均2万元,经营销售年人均5万元,运输年人均3万元,其他人员年人均2万元,从而拉动全镇农民人收入的增长,2011年,项目区农民人均所得达到15600元。
三、赣榆泥鳅产业园的促进措施
一是发挥党组织在泥鳅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园区内的泥鳅协会党总支及其下设的快驰鳅业、明均食品、宝泰水产等6个党支部,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明均食品要积极争创省级龙头企业,绿态食品要努力争创市级龙头企业,继续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完善利益链接机制,提高市场竞争及抗风险能力,辐射带动农民增收。
二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投入产出率。通过借助园区平台,优化养殖结构,利用好园区内的苏州大学连云港现代生态养殖中心,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科技研发,突破泥鳅育苗科技瓶颈,实现农业产业向工业化方向转变;开发泥鳅食品、保健品。目前,项目区泥鳅冻干粉胶囊及即食食品已研发成功,下一步要通过招商引资找到生产主体,尽快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通过完善泥鳅产业链条,促泥鳅产业转型升级。
三是提升产业园区的引导带动作用。通过上级资金扶持、项目运作、协会引领等共同促进,重点在打造集生态、环保、观光、休闲、餐饮为一体的复合型经济园区上下功夫,拓展延伸农村生态、文化、旅游和休闲功能,结合远景特色,发展具有泥鳅产业特色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农村服务业,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
四、赣榆泥鳅产业园的发展启示
一是要适度规模经营。在目前国内市场没有完全打开的前提下,不能盲目扩张,达到动态平衡,防止出现恶性竞争,压制压价的情况。
二是要充分发挥协会作用。协会要加强自身管理和服务能力,规范整个泥鳅养殖过程,全市泥鳅养殖户要纳入协会统一管理,积极应对新机遇和新挑战,协会必须在检验检疫局的支持下,对泥鳅养殖过程做好跟踪管理服务。
三是要打造好产业基地平台。以墩尚泥鳅产业园为核心区,打造泥鳅养殖成片区域,完善各项认证工作,利用淮海工学院这一科技支撑,提高产业基地的软实力。
四是要加快开拓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要进一步完善韩国泥鳅销售网络,同时开拓广州、南京、北京、沈阳、南通等消费市场,降低泥鳅依赖出口的风险。
五是要不断延长深加工产业链。把引进泥鳅深加工项目作为今后的工作重点之一,提高泥鳅产品的附加值和泥鳅市场的抗风险能力,增加泥鳅自营出口企业能力和出口创汇额。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