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管理 打造亮点 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来源: 时间:2013-10-29 点击数:

    赣榆县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立足本县实际,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措施,实现田水路林山综合治理,提高了标准化生产、机械化耕作、科学化种田和产业化发展水平。现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一、统筹规划,精心设计,突出打造高标准农田建设新亮点
    科学规划是建好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前提和基础,赣榆县坚持"统筹规划,集中连片,规模开发"的原则,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突出了规划的科学性、实用性和示范性。对项目区内的林、田、路、渠进行综合治理,桥、涵、闸、泵、站全面配套,分区域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模式,集中展示高新科技成果,实现了"田成方、渠成网、树成行、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农业发展目标。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到项目区所在村组,实地踏查,详细了解项目区农田水利设施现状和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做到情况清、底数明,充分考虑田块、地势、布局等因素,对规划方案逐条进行核实,并充分吸纳乡(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的意见建议,做到因地制宜,各项设计指标科学,布局合理。注重实用与美观相结合,使工程建设既能强化生产条件改善,又能美化环境。
    二、加强管理,强化措施,着力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
    在项目建设中,不断探索新思路,规范管理行为,创新管理模式与方法,严把施工质量关,确保工程质量高标准。推行"四制",即实行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项目法人制、竣工验收制。确保项目管理规范化、工程施工程序化、工程质量标准化,促进工程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同时,按照"资金性质不变,管理渠道不变,归口申报,统筹规划,各司其职,各显特色,各记其功"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实施、统一监管、统一验收"的原则,实行高标准农田项目大集中、资金大整合进行建设,把农开、国土、水利等相关部门分散的项目资金整合聚集,形成新的机制和强大的资金合力,共同建设高标准农田,既提高了项目建设规模和标准,又放大了农业综合开发效益。
    三、突出重点,创新机制,全力促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档升级
    建设高标准农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基础,发展现代农业是目标。因此,在建设过程中赣榆县以效益为核心,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引导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努力实现效益的高标准。 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促进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城西镇前西、望河等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村的2800户村民与村委会、镇政府签订粮田有偿使用合同,每亩年租金基价800元,以后每年递增5%,村委会、镇政府再采取租赁的形式将3000亩土地集中连片承包人园圃绿化苗木有限公司,流转土地的农户可以优先进公司务工。望河村村民刘明算了一笔账:1亩地1年只能种一茬水稻和小麦,一年经济收入也就700多元左右;现在土地承包给公司,一亩一年800元,我们再腾出劳力干别的,怎么着每人一年也能挣个万把元钱。通过探索土地流转这一条新路子,一方面可以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实现农民的双重收益;另一方面,可以大大提高土地附加值,推进苗木花卉等产业化水平,拉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最终实现农民、投资者和政府的多赢效果。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发改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