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归仓 苏州近三成粳稻已入库
近期天气晴好,苏州市秋粮收购入库脚步加速。截至11月5日,全市已累计收购稻谷8万多吨,占预计收购总量的近30%,收购结算价格为151元/50公斤到152元/50公斤。
水稻大面积收购已开始。昨天,昆山千灯粮管所内稻屑飞扬,工作人员正在为农民送来的稻谷称重、测量到当天的收购价:稻谷每斤1.51元,价外补贴每斤0.1元。据粮管所相关负责人沈斌介绍,开秤以来,工作人员改进为农服务方式,实行上门验粮、预约收购,减少农户售粮等候时间;协调整晒场地和售粮车辆通行证,免费为售粮农民提供盒饭,实行“早开门、晚打烊、中午不停磅”,延长收购服务时间;全面开启烘干设施,24小时歇人不歇机,满足种植农民售粮要求。
全市水稻面积120万亩,常规粳稻品种以优质南粳系列、武运粳系列为主,杂交粳稻以常优、甬优系列为主。今年苏州水稻生产开局和播栽基础良好,进入大田生长期以来天气条件总体利好,水稻发苗快,个体健壮,长势平衡,病虫害较轻。截至目前,全市已收获水稻55万亩,占总面积的46%;已播种小麦41万亩,占总面积的39.6%;已播种油菜1.5万亩,占总面积的11%。根据近期调查,大田水稻长势较好,出米率高,预计大面积平均单产达到630公斤,比去年略高。
由于苏州今年出台的粳稻开秤收购指导价高于国家托市价和市场价,且高于苏北、安徽产区的收购价,种粮农户售粮积极性较高,各地于10月25日陆续开秤,较去年提早了近一周。据气象部门预测,下周将有降雨天气,可能会对大量集中收购带来影响,高水分粮入库的压力将增大。为此,市粮食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入库粮食安全管理,督促收购企业坚持一收就管、边收边管,积极指导企业抓住低温干燥的有利天气,及时进行降温降湿,严防坏粮事故发生,确保存粮安全。目前,全市已落实仓容46万吨,准备收购器材1479台(套)。同时,调试高温烘干机43台,烘干能力485吨/小时;低温烘干机236套,装机容量4884吨。
在查看了秋粮收购和粮食储备情况后,陈振一要求农业部门要与粮食部门互相配合,推进秋粮收割、收购的各项工作,粮食部门要将已经收到地头上的粮食“颗粒归仓”,最大限度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在家庭农场、品种培育、品牌打造方面多下功夫,培育适合苏南老百姓口味的粮食品种;提高仓库保管水平,加强技术装备提高粮食烘干比例。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苏州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