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县农机局农机三新工程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
日前,盱眙县官滩镇新桥村2000亩集中连片稻茬田小麦种植全部结束,标志着由盱眙县农机局承担实施的2013年江苏省农机三新工程项目——“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集成推广项目”在今年的工作基本完成,项目实施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成果主要表现为:一是集中推广示范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集成技术。项目核心示范区设在盱眙县官滩镇新桥村,示范区集中连片面积2000亩,按照合同要求,对水稻生产整个过程实施机械化作业,重点推行“育秧流水线育秧——小麦机收——麦秸秆粉碎全量还田——机插秧——机植保——水稻机收”集成技术,核心区内以上机械化作业水平全部达到100%。
二是带动示范全县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发展。通过在项目示范区内的集中培训、育秧现场会、机插秧现场会、机植保现场会及机收现场会的召开和观摩,不同程度推动了全县水稻生产机械化的进程,2013年全县机插秧面积达到66.1万亩,机插率达到76.2%,2013年插秧机保有量达3665台(其中高速机168台),全县水稻机械化种植面积74.6万亩(其中机插秧面积66.1万亩,机直播面积8.5万亩),机械化种植水平达到85.9%(其中机插率76.2%,机直播率9.7%),夏季秸秆还田面积48.2万亩,还田率60%,育秧流水线18条,全县机插秧育秧面积6700亩(其中集中5亩集中连片育秧面积 876亩),举办机插秧技术培训班26期,培训人员2812人次,水稻机植保面积74.6万亩,机植保率达到86%,机収面积85万亩,机収率达到98%。
三是项目实施成效明显。10月24日由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委、淮安市农委等相关单位及农业专家组成的技术专家组对核心示范区的水稻产量进行了实地抽查并在当地群众、淮安市电视台的现场见证下对抽查水稻产量现场过磅,最低亩产750公斤,其中粳稻甬优2640亩产达到850公斤,创造出了盱眙水稻亩产的最高纪录。每亩由农机合作社统一收取170元作业费用,每亩仅育秧、栽插环节就比人工栽插节省100元左右。
四是创新了机制。在2000亩核心项目区统一用农机合作社负责,采取“五统一”模式,即“统一供种、统一育秧、统一机插、统一耕种、统一收费”,在全县鼓励土地向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流转,推行土地托管,农机合作社发展到53个,2013年由农机合作社承担机插秧作业面积50万亩,占全县机插秧面积51.8%。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发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