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县质效并举推动农业现代化

来源: 时间:2013-11-25 点击数:

    今年以来,盱眙县围绕“一只虾、一片林、一座山、一批园”为代表的农业特色产业,坚持以实施农业现代化超越工程为抓手,创新思路,破解难题,着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三农”工作成效显著。1~10月份,在市对县农业农村经济工作考核30项指标中,盱眙县21项指标超额完成全年目标,8项指标超序时进度,全市领先。  
  转型推进 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1~10月份,全县累计招引3000万元以上农业项目48个,总投资40.2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个,分别是润福种猪、圣山畜牧、仙墩湖农业、凤凰山农业、天参猫耳湖观光农业;竣工3000万元以上农业项目20个,超额完成市对县目标任务。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3家,实现销售收入31.62亿元,其中6家省级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6.3亿元,27家市级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5.32亿元。投入16.8亿元建成总面积20万亩的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园区160个,其中省级2个,市级4个,实现农业产值14.5亿元。推动土地规模经营13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4%,超过市对县78.1%的目标。新增高效农业设施面积8万亩,实现省对县任务翻两番。扎实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促进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目前,拥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家、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2家,星级农家乐27家。今年,盱眙县还与省旅游局携手举办江苏乡村旅游节,并首开全国县域景区门票免费先河,重磅推出盱眙乡村旅游年。  
  机制创新 农村经济更加稳固 
  1~10月份,全县累计发展家庭农场48家,注册资本5080万元,土地经营面积1.87万亩,亩产值在2500元以上,扣除土地租赁费和生产管理成本后,亩均效益一般达600元以上。累计发展星级农合组织564个,其中五星级13个,四星级36个,三星级112个。民生银行已向参与风险基金的合作社会员投放贷款1.82亿元。全县村集体经济收入7114万元,其中发包及上交收入5104万元。有214个村开展了村级创业点建设,约占村居总数85%,建成村标准化厂房40万平方米,出租率86%以上,村集体增收1050万元。  
  渠道拓宽 农民收入稳步提高 
  1~10月份,盱眙县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9789元,同比增长12.7%。全县粮食持续增收,小麦、稻谷种植面积分别为95万亩、100万亩,总产量分别为37.81万吨、58.62万吨,比去年分别增加3.5万吨、2.3万吨。全县龙虾养殖面积21万亩,亩均效益达5000元以上,成为第一富民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约1/3来自龙虾产业。全面落实涉农“四项补贴”,发放粮食直补等种植业补贴资金1.2亿元。为农村低保对象7016户15322人发放低保资金1881万元。救助全县特殊困难残疾人5107名,发放救助资金807万元。落实帮扶资金4447万元,发放小额贷款1.2亿元,居全市各县区第一。低收入农户脱贫2.49万人,脱贫率25%,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农业保费收入4000万元,同比增长37%。其中,三麦投保68万亩,生猪投保20万头,肉鸡投保1000万只,林木投保16万亩。高效农业保险覆盖面47%,超额完成全年序时目标。  
  投入加大 基础设施持续改善 
  1~10月份,盱眙县投入350万元完成化农水厂扩建,新增供水能力5000吨/日;投入1700万元新建桥口水厂,主体基本完成;投入400万元推进农村饮水安全水毁修复工程,主体基本完成。实施新一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启动桂五镇等4个乡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惠及人口5.7万人。投入1.75亿元对化农、红旗等3座中型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完成工程量80%;投入1.2亿元对42座小(2)型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主体基本完成,其中36座水库完成水下工程验收任务。投入5650万元,新建农村道路112公里,农村居民出行更为方便。完成丘陵山区开发改造1.55万亩,玉皇山、月亮山等一批“新山”经济、生态、旅游等综合效益凸现。建成省级水稻机械化生产示范县。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发改局)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