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与监管并举 常州市努力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2013年以来,常州市紧紧围绕“两个努力确保”,积极探索农业投入品监管新思路、新举措、新方法,突出培训与宣传结合、引导与规范结合,扶优与打假结合、检查与抽检结合,着力强化农资产品质量保障,注重服务与监管并举,努力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多内容全方位服务,创优农业生产安全环境
多形式宣传法律法规,全面开展法律服务,着力引导农资生产、经营、使用者学法、用法、守法,全面提高法律意识。根据农资生产企业及重点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企业法律服务覆盖率100%、农资经营单位法律服务覆盖率85%以上的目标,结合打击非法添加行为专项行动,执法人员走访了全市所有22家农药生产企业、9家兽药生产企业,将国家有关文件公告印制成册送到负责人手中,宣传解读告知国家打击非法添加行为和滥用添加剂专项行动精神和要求。同时,全市积极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班,累计培训600余人次。
二、多手段全方位监管,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环境
常州市始终把农资打假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紧密结合,突出农业投入品整治,注重打防结合,精心组织“四查”及“双打”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2013年上半年,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2046人次,检查农资生产经营单位1685个次;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8件,查获假劣农资产品10127公斤,货值3.7万余元,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50万余元。一是开展家底自查。对全市农药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全面清查,建立健全全市22家农药生产企业、610家农药经营单位主体档案,掌握主体基本信息。二是开展专项督查。结合农业生产时节,组织开展春季农资打假专项督查,对各地贯彻落实上级会议精神及实施方案情况进行了检查,并抽查9家农资重点经营单位、5家农资生产企业。三是开展突击检查。针对“瘦肉精”事件,认真组织各辖市区农业部门对全市饲料生产企业、生猪规模养殖基地进行拉网式检查,检查兽药生产、经营企业268家,饲料生产经营企业49家,生猪养殖场(户)240家。四是开展产品清查。对常州全市近200家兽药经营企业和8家规模养殖企业是否销售非法产品进行全面清查,并通过上门宣传、现场咨询、手机短信平台等方式将农业部公布的标称为“中国农大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等32家《非法兽药生产企业名单》发放告知兽药经营单位。五是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常州全市将“双打”专项行动同农资打假和农资市场监管等工作紧密结合,针对重点时节、重点品种、重点区域,精心组织各类检查活动,扎实开展“双打”专项行动。2012年12月以来,全市农业系统先后开展种子、林木苗种、饲料、农产品地理标志等专项行动8次,共出动执法人员296人次,检查农业生产企业69家次、经营企业221家次、农民专业合作社26家次。
三、多角度全方位探索,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体系建设
进一步完善农资市场监管网络,推进企业自律建设,积极探索农资市场监管长效管理新机制。一是完善农资市场监管体系。针对农业执法面广量大与执法人员较少的实际困难,聘请了24名基层经验丰富的农技人员为市级农资市场监管信息员,并颁发了聘书,延伸农资监管的“触角”进镇进村,不断完善农资市场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市农资打假和监管信息网络。二是推进农资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开展农资经营示范店创建活动,在全市开展“完善农资服务体系提升行业服务效能”主题活动,加快推进连锁企业自律建设,进一步强化农资生产经营主体诚信自律意识,促进农资生产经营者把追求经济效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结合起来,自觉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常州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