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县“稻鸭共作”有机稻渐次收割
近日,灌云县1200亩有机水稻渐次收割,到目前,侍庄乡、伊山镇、南岗乡有机稻已经收割完毕,本周内,小伊乡、龙苴镇的有机稻也将全部收割结束。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卞曙光告诉记者,由于受到烘干设备烘干量的限制,因此采取渐次收割,每天出产的稻谷都能及时得到烘干,保证稻米的品质。
今年以来,灌云县积极探索有机农业发展新路子,按照远离城镇、工厂及交通干线,周围无污染源的要求,在叮当河沿线5个乡镇开展有机水稻种植基地建设工作,基地林木葱郁,空气清新,土壤肥沃。为确保灌溉水水质达标,对开展创建的地块,直接从饮用水源地叮当河取水灌溉,并全部建立独立水系,灌排分开,杜绝水源污染。在有机稻生产过程中,严格对照有机食品生产规程进行田间管理,全面实施稻鸭共作技术,确保基地种植符合有机粮食生产标准。
昨日,笔者来到侍庄乡朱胥村,200多亩整齐的畦田引人注目,已经收割完毕的有机稻田在寒冬中枯黄得有些扎眼,田边的鸭棚也是空空荡荡,一派农闲景象。而深藏在广袤麦田之中的县嘉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对有机稻谷进行烘干。“春节临近,这些礼品盒将装上有机大米作为年货运往各地。在超市,保守说这些大米一斤要卖十几元,抵得上猪肉的价钱!”该村有机稻米生产负责人吴松青一脸自豪。
“精选优质品种,全程不用农药、化肥,种出来的大米绝对绿色健康无污染。”吴松青不卖关子,一语道破大米卖出猪肉价的秘密,“有机大米营养好,口感更好,关键是非转基因无污染,有害物质含量比普通大米低得多。”吴松青说他们的有机大米都是经过认证机构检测的,品质绝对有保障。“种有机大米不但能赚钱,还能保护环境,有利于生态多样化。”吴松青指着田边的鸭棚告诉记者,这一片稻田一年能养2000多只左右的役鸭,鸭子畅游在田间吃害虫,鸭粪直接成为肥料,是真正的绿色循环农业模式。“因为鸭子是散养,不喂饲料,种完一季稻子,这鸭子也卖得很好。”
目前,灌云县1200亩有机水稻全部单收单运,稻谷统一运送到位于大豆原种场内的县嘉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统一烘干、加工、包装,并将统一使用“叮当河”大米品牌,春节前后,一盒盒包装精致的有机大米将成为大中城市市民的抢手货。“种有机大米,不但将大米卖出了猪肉价钱,还肥美了一片水土,更带富了一方百姓。这是多赢啊。”在县嘉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稻谷烘干现场,卞曙光的心中已在筹划更美好的未来。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