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面沟通 心贴心交流 张家港为售粮农户提供全方位收购服务

来源: 时间:2013-12-02 点击数:

    今年秋粮收购期间,张家港市粮食局以实现粮食安全保供为最高目标、以售粮农民满意为最大追求,不断完善服务设施、创新服务举措、提高服务效率,拉近了与售粮群众关系,夯实了秋粮收购基础,确保秋粮收购工作顺利完成。截止11月25日,全市稻谷收购总量达7.7万吨,其中价外补贴收购7.3万吨,已全面超过计划收购量和上年收购量。
    一、畅通交流渠道,加强服务引导
    1.当面沟通。通过座谈、上门走访等形式,与镇村领导、种粮大户和粮食专业合社代表面对面沟通,了解农户对粮食收购政策的知晓程度,宣传粮食市场形势和秋粮收购办法,解读价外补贴政策、最低收购价政策及依质论价办法等政策规定,保障粮农对相关政策措施有比较正确的理解。
    2.即时交流。利用粮油行业QQ群平台,在网上与粮油收购企业、专业合作社及售粮农户即时开展心贴心互动交流,及时发布最新粮油收购政策、粮油市场动态、粮油服务信息等。
    3.信息直通。加强与气象局沟通沟通联系,利用已有的短信平台,每天把气象信息发布给种粮大户和专业合作社,使种粮大户能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利用晴天和雨隙抢收抢种,减少损失。
    4.现场公告。统一制作《2013年稻谷收购质价公告》、《粮食收购“五要五不要”守则》等,张贴在各收购库点醒目位置,便于售粮农户查阅。
    5.媒体引导。加强与报纸、电视台、电台等新闻媒体联络,公示监督举报电话和预约烘干联系方式,以新闻报导形式,宣传秋粮收购形势及相关政策,引导粮农加强粮食的整晒,提高粮食销售收益。
    二、增加有效投入,完善服务设施
    1.新增烘干设施。根据规模经营加快发展后,种粮大户晒粮缺场地、缺人工、缺时间,出售高水分粮日益常态化的实际,加快了粮食烘干设施建设步伐。今年以来,采取多渠道融资方式,先后投入4000多万元,新增了77台低温烘干机及配套设施,装机容量增加了1111吨。目前,全市共有18个粮食低温烘干点,包括国有烘干点6个、集体烘干点1个、民营烘干点12个,低温烘干机械总量达到133台、装机容量1809吨,极大地增强了应对灾害性天气的能力。
    2.添置便民设施。根据全天候收购服务需要,秋粮收购前,投入350万元,在购销总公司中心库、乘航库和周家桥库三个库点,新建了9500平方米的钢棚,为售粮农民提供了非正常天气情况下的避雨场所。在周家桥库新增了两台电子地磅,新开大门一处,优化了收购流程,稳定了收购秩序。还按规定要求,在各收购库点设立了售粮农民休息处、茶水供应处、复磅复秤处等场所,满足农户售粮需要。
    3.修缮仓房设施。秋粮收购前,对所有收购库点仓房设施完好情况开展了排查整修,有目的地增加收购接收点,增强粮食收购接收能力,提高了粮食收购效率,减少了农户售粮时的排队等候时间。
    4.腾并有效仓容。通过及早销售商品粮、轮换储备粮等措施,落实了9万多吨有效仓容,并设立28个粮食收购点,方便农民就近售粮,充分满足敞开收购农民余粮需要。
    5.备足校准检化验仪器。按照检化验仪器化要求,在各收购库点备齐校准了精米机、水分仪、选筛、手木砻、天平、样扦等检化验仪器。并通过培训,统一检验人员目光、提高检验水平。
    三、加强部门配合,开展全方位服务
    1.开展基层联系活动。收购期间,机关全体人员取消双休日和节假日,全部到指定联系点蹲点工作,宣传粮食收购政策、督促指导收购业务、协调处理矛盾问题、倾听农民意见建议,维护粮食收购秩序。加强对全市粮食收购点统筹协调,确保为农户提供上门验粮、预约收购及全天候敞开收购服务,确保农户售粮“不过夜”。
    2.实施分类培训。收购前,对收购企业的法人代表、司磅员、检验员、保管员、统计员等收购人员开展了分类培训,重点就稻谷价外补贴收购电脑开票操作办法、依质论价办法、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及收购质量检验等进行了专题培训,提高了收购人员的业务水平。
    3.精心组织烘干指导。针对今年烘干机械添置数量较多的实际,组织精干技术力量,加大了对稻谷烘干点的指导力度。一方面指导国有粮食烘干点开足马力,实施24小时不间断烘干服务。另一方面组织精干技术力量,加强对民营烘干点指导,逐个走访民营烘干点,了解民营点烘干设施运行状况,帮助查找薄弱环节,提供技术指导,解决实际困难。由于措施得力,全市烘干稻谷的数量多、质量好,至11月25日,全市烘干稻谷数量达4.11万吨,占收购总量53.4%。
    4.解决晒粮难题。协调各镇(区)开辟镇村及开发区非主干道,方便农民晒粮,解决大户缺少晒场的矛盾。并提供部分空置厂房,用作粮农阴雨天的临时存粮处。
    5.联合维护秩序。联合公安、城管,维护好收购现场的交通秩序,并开辟绿色运粮通道,方便农户售粮和收购企业调粮;联合工商、物价、质监等部门,严厉查处无证收购、哄抬价格和克斤扣两、短斤缺两等各种违法违规和违反政策的行为,严防出现压级压价、抬级抬价、收“人情粮”等现象的发生,规范粮食收购市场秩序。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苏州市发改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