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山农企与规模农庄 共建“连锁农场”
近日,无锡市锡山区的天华、温馨、虹越等5家花卉园艺龙头企业一起“攀亲”,共建“连锁农庄”实现抱团发展。根据协议,这5家企业都成为“连锁农场”的成员,不仅采用统一的花卉栽培技术,而且通过共享信息联手开拓市场。目前,锡山区已成功打造60多个较大规模的“连锁农场”,占耕地面积和农产品销售比重分别达46.9%和76.5%。
这几年,无锡市锡山区已有六成多土地实现流转,过去大量分散的农户由一定规模经营的农场所替代。如何引导他们有效抵御市场风险、进一步提升土地“含金量”?该区采用发展“连锁农场”的模式,力促当地农业龙头企业与规模农庄(农产品生产基地)之间实现“强强联合”,按照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和“绿色农产品”标准,共同组织生产销售。
据介绍,锡山区方兴未艾的“连锁农场”,基本上实行“园区(农产品生产基地)+企业(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农产品经纪人)”的产业化发展格局,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大力创新农产品产销模式。几年前,全省最大的水产品加工企业之一的甘露水产品加工公司,率先与当地三四家水产品养殖园区共建“连锁农庄”模式,在水产品养殖、用药、加工、销售和商标、包装上实行统一标准,不仅有效提升了水产品质量,而且较好地规避了市场风险。
“实行连锁后,各自优势都充分发挥,种地的和经销的都变得‘稳赚’。”说起这种模式,加盟“太湖明珠大米连锁农场”的太湖米业公司负责人喜形于色,对农业企业来说,虽然多付出了一些成本,但加盟后均可保障其获得稳定的原料供应,使企业赢得更多的市场订单。据悉,锡山区较早推行“连锁农场”模式的5家农业企业,实现效益年增长均在15%以上。而处在产业链最前端、抗御市场风险能力最弱的专业大户,从此不但不再为自家农产品销路发愁,而且更能有效确保收入稳步增长。去年,鹅湖镇实现“连锁加盟”的2万亩水产品养殖基地,亩均增收1668元。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发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