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市“三着并举”推进农业机械化

来源: 时间:2013-12-24 点击数: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均以农业生产实现机械化为前提。发展农业技术装备、推进农业机械化,是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金坛市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给农机发展带来的机遇,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从三个方面着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加快了农业现代化步伐:
    首先,认真落实有关农业机械化的政策措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对农业生产提出了更高要求,进而对农业机械化提出了迫切需求;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则为农业机械化开辟了广阔空间。金坛全市各地进一步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农业机械化的政策措施,主动争取财政支持,扩大补贴范围和农民的选择权,并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工作透明度,有效激发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达到了农民受益、企业获利、政府满意的多重效果。
    其次是积极发展以农机合作社为代表的新型农机服务组织。随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金坛各地农村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弱化现象不断加剧。当前在农田劳作的多为年老体弱的老人,一方面他们难以承受繁重的体力劳动,另一方面他们不愿改变传统种植方式,导致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困难。同时,目前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也制约了农业机械的购买使用,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针对这种情况,金坛市成立了一些社会化农机服务组织,实行代耕代播代收的全方位服务,受到当地农民欢迎。金坛鼓励引导各地建立农机合作组织,并以农机合作组织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体,开展以乡镇、村为整体的统一服务,通过承包服务、合同作业、跨区作业等形式,在机耕、栽植、植保、烘干、加工等作业环节推行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服务。最终以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产业化发展。
    此外,切实加大农机农艺结合力度。推进农业机械化,需要加大农机农艺结合力度。制定科学合理的农艺标准和机械化作业规范,并使二者有机结合,有利于农作物种植的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有利于发挥农业机械化的最大效应。根据地理条件、气候特征、农民种植习惯,制定农业机械化工艺规范,对各种农作物的播种期、种植密度、施肥期、施肥量等加以定量化、指标化,对各种田间作业方法及手段制定统一标准和指标,形成完整、协调的机械化工艺方案。同时,举办“阳光培训”,帮助广大农民掌握农机农艺技术。在推进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做到农机农艺相结合,为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设备和技术支撑。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常州市发改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