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收入“进账”6.4亿
太仓市雅鹿村党委书记吴惠芳这几天挺忙,年终岁尾,她除了想着让村里20多户低收入家庭过好年外,更多地在忙着2000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工作。
“这2000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是我们村头等大事,全村集体收入一年能增加多少,主要靠它了。”吴惠芳说,去年雅鹿村集体收入1300多万元,雅鹿工业园物业项目收入达800多万元。
她坦言,虽然雅鹿工业园每年有800万元左右的收入,但如果保持村集体收入持续增长,还得想想新办法。今年,村里准备投入1500多万元,建设2000亩高标准农田,将雅丰合作农场的经营规模扩大至4000亩,年底合作农场的收入预计在原来200多万元基础上翻一番。
村集体收入700多万元,方桥村去年也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该村党委书记陆叶青说,村里150亩设施农业项目建设已完成了一半,他们将在引进农业产业化项目以及开展优质农产品深加工方面做文章。去年,东仓村收入超4000万元,东林村收入突破2000万元……市委农工办的资料统计显示,去年全市农村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超6.4亿元,增长12%,有23个村、涉农社区收入超千万元。
去年,太仓市积极实施强村富民战略,努力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新途径、新办法。各村对内不断挖掘增收潜力,对外努力创新发展模式,建立村级集体经济的长效增收机制,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来自资产资源发包上缴的收入达3.5亿元。
各村合作组织直接经营成效越发显现出来,村级集体直接经营收益近7000万元。去年,各村积极推进集体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村级集体“合作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搞好规模种植、生态养殖,向农业要“收入”,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市场主体优势,参与市场化经营,利用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在增加村集体收入的同时,也带动了农民就业增收。
各村对外投资收益也出现不少亮点。数据显示,去年村级集体来自对外投资收益达1.1亿元。随着本地可利用资源的充分开发,村级集体经济需要打破原先粗放型发展模式,将探索新的增长方式。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发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