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以“五化”建设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层次
常州市坚持调优结构,优化农业布局,促进以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和外向型为特征的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大力推进“五化”建设,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发展的层次。
一是推进农业装备设施化。加快以农田水利和耕地质量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广泛推广符合常州实际的茶叶、林果、畜禽等种养业主要环节的机械化装备,大力发展钢架大棚、日光温室、智能温室等高效设施农业,2013年新建高标准农田10万亩、新增高效设施农业2万亩,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1个百分点。
二是推进农业基地园区化。在提升5家省级、32家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基础上,新建了一批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突出放大农业园区主导产业规模,积极促进资本、技术、装备设施等生产要素向园区集聚,全面提高农业园区吸纳和积聚优质资源的能力,2013年农业园区占耕地面积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
三是推进农业生产科技化。大力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深化农业政产学研合作,增强农业科技进步对现代农业建设的支撑作用。2013年实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科技创新项目30个;加快实施农业信息服务全覆盖工程,充分放大常州市全国首批整体推进型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效应。
四是推进农业经营组织化。加快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集约化经营主体;进一步完善市、县(区)、镇三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2013年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0家,培育市级示范社50家,以县为单位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80%。
五是推进农业环境生态化。大力推进美丽乡村、绿色常州建设,加大绿化造林和生态湿地保护力度,提升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成效,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24.3%,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依托花博效应,打造具有常州特色、辐射长三角的农业休闲观光品牌。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常州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