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县做足“生态文章”
灌云县10年来在推进国土绿化、加强生态保护、发展林业生产、弘扬生态文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生态立县”打造美丽灌云
在全县范围内,关于生态建设、保护水源地、绿化造林的标语随处可见。多年来,该县坚持生态立县战略,把冬春季造林绿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县域造林绿化和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快速推进,实效突出。
把“绿色灌云”建设工作列入乡镇、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重点,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造林绿化工作,分管领导积极协调,亲自把关敲定每年造林绿化任务分解落实。每年植树节,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带头参与绿化造林活动。
截止去年底,全县有林地面积达55万亩,林木覆盖率27.24%,率先达到小康目标。“十一五”期间共植树29.79万亩,列全省第一,特别是近年来,每年成片造林面积连续突破3万亩,连续三年在全省排序前列;全县新建和完善高标准农田林网180万亩,建设各类花卉苗木基地3万多亩,植树总量达5050万株,活立木蓄积量150万立方米,城乡生态得到明显改善。造林成果得到国家林业局上海专员办、华东林业设计院以及省、市林业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如今,以大伊山为重心的城市绿核、以河道公路网为依托的绿廊、以花卉苗木和特色林果为基础的绿团形成了我县绿色主体框架,从任意一个出入
“全民绿化”提升森林覆盖
“全民参与”是灌云县绿化造林工作中形成的一个有效机制。每年春季,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全县工作大盘子,排出标准化农田林网建设、河堤马道退耕还林、绿化示范村创建、优质花卉苗木及经济林果、绿色通道等林业重点工程并予以分解。林业部门负责沿海防护林项目、林业产业化及全县的督查、监管。以今年为例,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绿化造林工作,细化任务,明确责任。农委负责大中型河堤、农田林网和乡村道路绿化督查;国土资源局负责大伊山山体和塘口绿化,住房城乡建设局负责城区绿化,水利局负责全县河网绿化,交通运输局负责全县路网绿化,农工办负责城乡统筹试点村绿化,部门分工合作,定期考核。
十年树木,该县还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林业生态建设新路子——四季造林。山体和城区绿化,过去一般都是在春季,即使是春季成活率也很低,成效很不明显。四季造林、随时补植补栽,再辅以管护承包责任制,即确保了造林绿化不断档、不断季,也提高了成活率。
“富民产业”鼓起农民腰包
在着力实施“绿色灌云”建设的过程中,围绕富民增收目标,将绿化造林与产业化结合起来,全县不栽一棵“公姓树”,把发展景观苗木和经济树木种植作为特色旅游资源培育和农民增收的一项支柱产业来抓,在全县掀起造林热潮。
蓝莓是近年来该县引进的经济林果产业项目。该项目依托江苏超蓝世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聘请国内产业专家对西部岗岭地区蓝莓种植产业进行论证,通过项目可行性论证,认为南岗、龙苴等西部岗岭地区是典型的丘陵地貌,地势较高,土壤贫瘠,不怕涝灾,土壤结构相对简单,为发展蓝莓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通过一年多的强势推进,目前,全县已形成了年产8万吨蓝莓饮品的深加工基地和万亩产业基地。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项目区及周边乡镇农民增收致富。
在灌云县,与蓝莓项目同样实现产业化的还有数十个花卉苗木项目、鲜切花项目和依托一些木业加工企业的速生林项目。一个项目就是一个“绿色”银行,为当地群众带来的不仅有丰厚的经济效益,还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