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街道:环境整治带来“村景交融”

来源: 时间:2014-02-19 点击数:

    从银杏湖大道南转而入,沥青铺设的23.4公里西部乡村生态循环线曲径通幽,湖光山色应接不暇,黄龙岘村也在晨曦雾霭中展露靓丽容颜,游人们三五成群地行走在路上,一边呼吸着新鲜空气,一边欣赏着沿途的风景,悠闲又惬意。按照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乡村西部示范片区规划的总体要求,江宁街道以点带面启动了以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畜禽养殖污染、饮用水净化等为主要内容的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着力塑造“村在景中、景在村中、村景交融”的农村新貌。
    近日,笔者来到黄龙岘村余保平的家中,环视他家厨房,没有柴草堆,没有硕大的黑铁锅,一排齐腰高的橱柜靠墙而立,很是漂亮。“如今,我们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在他看来,农村环境整治让他的生活彻底变了样:“开关一拧,火就来了;房子外墙都精心装饰过,家门口还开着鲜花。”
    变化始于一年前,江宁街道强力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积极建设一批环境秀美的康居村,实施了陆郎石门张,牧龙王村、朱村,西宁大府庄,庙庄寿庄等5个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建设,并结合“河长制”建设,完成了牌坊黄龙岘等6个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对生态旅游廊道周边朱门、牌坊、花塘、庙庄等4个社区31个村庄进行墙体立面出新,破旧房屋拆除或改造利用,清理房前屋后的乱堆乱放、杂草、杂树等,拆除披棚、猪圈、厕所。在整治过程中,街道注重山水田园的自然融合性和地域风土人文特色,最大限度保存古村的整体格局和风貌,保护修缮传统民居和古迹古建,精心做好绿化美化、微景观打造,形成“四季有绿、季相分明、层次丰富”的生态景观。
    通过村庄环境整治,原本一个个“脏、乱、差”的小乡村变成了干净整洁的特色村。然而,改变的不仅仅是村貌,清修社区党总支书记倪进道发现,随着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推进,村里人的习惯也渐渐有了变化,随手扔垃圾变成了随手捡垃圾,乱搭乱建也变成了有序建设。“以前我们村沿路房子很破旧,参差不齐,垃圾也是随处可见,现在大不一样了。”今年59岁的汪玉红是清修社区吴庄自然村的一名保洁员,她说,现在负责保洁的马路没有一点纸屑。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发改局)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