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走群众路线提高农民参与项目建设积极性
群众路线是党的优良传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面向最基层,主要服务于基层农民群众,为此,灌南县农开局以群众路线贯穿开发始终,以群众的需求为第一考虑要素,吸收项目区农民群众参与建设,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得到长足发展。
加强宣传引导,扩大项目影响力。一是广泛进行政策法规宣传。扩大宣传范围,不能局限于项目区内,还应扩大到非项目区,重点宣传农业综合开发的投资政策、重要意义以及项目成效等,让农民群众广泛认识农业综合开发,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项目建设。二是宣传成功典型。在项目建设中,要有选择、有重点的推出一批项目建设中的人和物的先进典型,在项目区和相关媒体进行表扬、表彰,以扩大项目影响力。三是利用先进引路。定期邀请非项目区农民代表到已发挥效益的项目区参观,让他们亲身体验项目区与非项目区之间的差距,通过参观,让他们回去后进行宣传,使农业综合开发更加深入人心。
二、坚持择优立项,增加群众积极性。为保证项目实施后收到预期效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应有选择、有重点的进行治理。每年项目计划制订前,要在项目库中选择群众积极性高、发展潜力大、基础好的地区进行治理,同时要时刻提醒项目区农民知道项目投资是国家的专项资金,得之不易,要切实把这笔资金用好,用在刀刃上,让他们加倍珍惜机遇,珍惜项目,提高他们积极投身于项目建设中的积极性。
三、连续投入治理,加大项目辐射率。连续投入可以对一个区域的农田得到彻底治理,可以实现治理一片、成功一片、造富一方的目的。通过连续投入,使治理区域的农田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造,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治理,农业生产得到长效保障。不仅使项目区农业增产、增效,而且还能为非项目区农业生产做出表率,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带动非项目区有发展意识的农民群众自发的参照项目区模式进行农业生产。
四、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提高群众支持度。项目计划制订中,要在项目区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把一些他们急于想办而办不了的事情统筹加以解决。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最大限度的满足项目区群众需求。对于一些见效较快、农民较欢迎的建设内容适当加大扶持力度,通过“雪中送炭”的扶持方式,提高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民群众中的支持度。
五、落实管护责任,加大管护力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三分建、七分管”。在工程管护这项上,由项目镇村组选出责任心强、有富余时间的群众,以群众管护为主体,落实好管护责任和奖惩措施,县开发局和项目区乡镇党委、政府定期进行检查,根据检查情况落实奖惩措施,以切实提高管护效果。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