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县出台镇村绿化总体规划方案
为加快绿色灌南、生态灌南建设进程,切实搞好美丽乡村建设,近日,灌南县出台了《灌南县镇村绿化总体规划方案(2014-2018年)》。
规划方案明确,通过5年建设,植树30677亩,力争到2018年,镇村主要道路、沟渠、河流绿化率100%;农田林网控制率98%以上,其中一、二级林网90%以上;每户村民家前屋后栽种10株以上乔木树种;在有条件的行政村,尤其是村委会所在地,按照汤沟镇沟东村生态示范村绿化模式建设;20%的村庄建成各具特色的农民公园,初步达到“点上绿化成园、线上绿化成荫、面上绿化成林、村周绿化成环”的景观效果。
规划方案围绕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瞄准“打造绿色灌南,建设生态家园”的目标,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生态优先、反映特色、兼顾效益的规划理念,按照建设和保护并举的绿化方针,大力开展镇村道路、河道、沟渠、村部、宅旁绿化和农田林网的建设,完善镇村绿地系统,推进村庄绿化美化,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全面实现农村小康目标。
规划的重点:一是道路绿化,面积6686亩。村主干道以乔木树种为主,如法桐、大叶女贞、广玉兰、红叶李等,配植各类灌木球;户前路绿化以花灌木为主。二是沟、渠堤岸绿化,面积7480亩。沟、渠青坎达到5米以上的,选择大乔木为主,如杨树、垂柳、中山杉等;青坎较窄的,选择小乔木或灌木为主,如红叶李、竹柳等。堤岸绿化选择杨树为主。三是家前屋后绿化,面积12329亩。以榆、槐、椿等乡土落叶乔木树种与女贞、广玉兰、枇杷等常绿乔木树种为主,可与果树、花木相结合,做到见缝插绿、应栽尽栽。四是公共场所绿化,面积96亩。由于人员活动频繁,同时又是绿化亮点所在,要做到叶、花、果等树种合理搭配,乔木、灌木、花草层次分明,常绿乔木树种与落叶乔木树种相结合。宜选择形态美观、花形艳丽、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树种,如:银杏、雪松、海棠、玉兰、栾树、法桐、紫叶李、梅、竹、紫藤、凌霄等。五是农田林网绿化,面积4085亩。作为村庄绿化的完善和补充,靠近路边以常绿树种为主栽品种,其它以杨树为主。防渗渠道边可栽植灌木球等。
规划明确了保障措施:一是加强领导。成立了由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为组长,林业、新农办、财政、国土、住建、交运、水利等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村庄绿化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林业局。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林业部门负责绿化规划及技术指导;财政部门保障资金落实;其它部门承担相应的职能。二是典型带动。在村庄绿化工作中,各乡镇要突出重点,主攻难点,并通过树立典型,加强引导,整体推进。各镇要抓好2个以上标准化绿化示范村。三是加大投入。资金投入是做好村庄绿化的重要保证。要坚持“全民搞绿化”的方针,扩大绿化投入渠道。可采取涉农项目整合、县级财政扶持、乡镇财政补助、村组出工出力的形式,多方聚力,形成合力。四是加强管护。要加强村庄绿化的保护管理,及时制定林木管护长效管理机制,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当年植树成活率达90%以上,往年林木保存率达到85%以上;并确保无重大毁林事件和重大森林病虫害发生。五是强化考核。将村庄绿化列入各乡镇年度目标工作考核的内容,由县绿化工作考核领导小组根据年度任务,进行检查验收,对验收合格的村庄,采取以奖代补形式给予补助。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