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湖大力实施“1083”计划 推进农业转型升级
今年,是建湖县“农业现代化提升年”。全县上下紧紧围绕2017年实现农业基本现代化目标,以农业“六化”(高效化、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合作化、信息化)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大力实施10个重大项目、8个重点工程和3个重要事项“1083”计划,全力推进农业转型跨越发展。
一、实施“三园六区一场”10个重大项目。“三园”:一是上冈现代农业产业园。重点打造集生产、加工、流通及公共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性园区。新拓设施果蔬5000亩,新建种苗繁育中心2万平方米;农产品加工项目投资2亿元以上,其中3000万元以上项目2个、1000万元以上项目5个;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面积达2万平方米;公共服务中心全面投入使用。二是城东现代园艺科技园。按照产业功能区、展示园艺科技、向园博园基地发展的定位,基础设施基本配套,6月底建成3000亩园艺园并对外开放。三是建湖现代渔业产业园。在恒济、颜单、沿河等镇建设3万亩高效渔业生产基地,新增高效渔业7000亩,建成500亩种苗繁育基地和集产品展示展销、质量检验检测、科技研发、智能管理等多种功能的园区综合服务中心,建成省水产品出口基地。“六区”:一是城东都市农业示范区。建设种苗繁育中心5万平方米,新拓5000亩设施果蔬花卉生产基地,形成万亩连片设施农业示范区;观光农业园建成并对外开放,建成省三星级乡村旅游景点。二是城北现代农业示范区。新建5000亩设施果蔬生产基地,形成万亩设施农业示范区。三是冈东高效农业示范区。新建设施果蔬基地5000亩、优质稻米基地1万亩;6月份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启动建设,年底完成投资的40%。四是九龙现代园艺示范区。以九龙园艺、泓森园艺为基础,在九龙大道两侧新建花卉苗木基地3000亩,形成万亩连片现代园艺示范区。五是建湖富硒功能食品示范区。与苏州硒谷科技公司合作,建设7000亩富硒稻麦生产基地和3000亩富硒紫蟹、青虾等水产养殖基地,为打造功能食品产业奠定基础。六是县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园区规模扩大到1平方公里;农业项目投资5亿元以上,其中2个项目竣工;新实施10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10个,其中超5000万元项目4个,超亿元项目1个,农产品加工产值达10亿元。“一场”: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展示中心、电子商务平台全面投入使用,进一步扩大流通规模,年交易额突破10亿元。
二、实施八个重点工程。一是结构调整工程。种植业,重点发展特色产业基地和设施栽培,建成万亩有机稻米、万亩杂交稻制种、万亩富硒稻麦、万亩设施果蔬、万亩水生作物、万亩花卉苗木等十大规模基地,全年新增高效农业面积10万亩以上,其中设施农业面积3.5万亩以上。水产业,重点打造冈西、上冈、沿河、宝塔等镇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恒济、建阳、高作等镇大规格河蟹养殖基地,九龙口镇青虾养殖基地,建阳镇沙塘鳢养殖基地,全年新增高效渔业面积2万亩以上,其中设施渔业面积1万亩以上。畜禽业,积极推广生态环保养殖模式,各镇分别新(扩)建1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和万只家禽生态规模养殖基地,畜禽规模养殖比重提高6个百分点。二是种源繁育工程。重点加强杂交稻制种、蔬菜园艺、畜禽、水产新品种繁育和推广。杂交稻制种上,进一步巩固全国杂交稻制种生产基地县成果,在庆丰、芦沟等镇新拓1万亩杂交稻制种基地,全县制种面积达5万亩以上。蔬菜园艺种苗上,上冈现代农业产业园新建种苗繁育中心2万平方米,城东都市农业示范区新建种苗繁育中心5万平方米,现代园艺科技园建成1000亩以上花卉苗木繁育基地。禽业生产上,在稳步发展上冈镇南庄苗禽炕孵专业村的基础上,新建芦沟镇20万套父母代种禽繁育基地。水产种苗上,在做好“四大家鱼”繁育的基础上,建成恒济镇500亩长江一号大闸蟹种苗基地,新建冈西镇南美白对虾种苗基地,巩固青虾、泥鳅、中华鳖等特色水产品种繁育基地建设。三是科技创新工程。加强与科研院所和苏州硒谷科技公司合作,积极争创院士工作站或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家,新建产学研基地5个;加强科技人才的培育,全年培育持证现代职业农民8000人,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200人。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应用,全年引进推广农业“三新”30项以上。四是设施装备提升工程。重抓田间工程配套,推进农田标准化建设,新增高标准农田5万亩;加强水利设施建设,疏浚县镇村三级河道土方600万立方米;结合水利重点县工程项目实施,更新改造泵闸站120座;实施戛粮河整治工程,疏浚土方98万立方米,新建配套建筑物11座,全面提升水利现代化水平;加大新型农机具推广力度,新增水稻插秧机、秸秆还田机、联合收割机等大中型农机具900台套,不断提高农机装备能力;积极推广设施蔬菜喷滴灌、水产养殖微孔增氧、投饵等机械,切实提升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五是龙头企业培强工程。重点跟踪大型央企、行业前十强、国内前百强农业龙头企业项目信息,确保引进1家企业落户;支持现有企业实施重组,重点培植上海小南国、光明集团与冠华水产、方圆饮品公司的深度合作,培植销售超亿元龙头企业5家以上;加强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培植科技型企业2家以上;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0家以上,培植省市级龙头企业4家以上。六是合作组织推进工程。围绕实现产业、社会化服务、成员“三个全覆盖”要求,全年新发展农民合作组织60家以上;加强土地股份合作,结合农村城镇化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全年新增土地股份合作社50家,新增土地流转面积7万亩以上,发展家庭农场50家以上;积极开展社区股份合作试点,新组建社区股份合作社5家。七是生态保护工程。重抓城乡绿化,完成成片造林1.5万亩,栽植各类乔木350万株,林木覆盖率达23%以上。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完成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50万亩,新扩建秸秆收贮企业13家;新建大中型沼气池7座、农村户用沼气池500座,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注重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快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着力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八是质量安全工程。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狠抓水源、大气、土壤、施肥、施药监控,强化源头控制,实施全程管理;加强农业“三品”认证,新认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有机农产品35个以上,新增“三品”基地4万亩以上;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新建检测室6个,进一步提升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镇区检测站、市场检测室和基地检测点的质量检测水平。
三、抓好三个重要事项。一是大力争取资金。加大农业项目申报力度,积极争取扶持资金,全年争取各类支农资金不少于4.5亿元。二是大力争创品牌。争创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个,省级产业园区、精品园2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3个,认证农业“三品”35个以上。三是大力争当先进。建成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粮食亩产吨粮县、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
为确保“1083”计划的顺利实施,县委、县政府强化五项举措。一是强化组织领导。10个重大项目,实行“县镇共建,以县为主”的工作机制,其中“三园六区”每个项目落实一名县领导挂钩,各部门和相关镇区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班子;8个重点工程和3个重要事项实行“以县为主”的工作机制,分别由县分管领导挂钩、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牵头负责。二是强化政策扶持。进一步完善“扶持现代农业重点项目建设的政策”,对发展设施农业、农业园区建设、特色基地建设、合作组织建设、农产品加工区建设、兴办龙头企业、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品牌创建等方面给予扶持奖励,全年农业专项支持资金不少于3亿元。三是强化责任落实。实行一项工程、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举措,做到有规划、有阵地、有班子、有实绩;层层落实责任,年内涉农各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和各镇(区)分管负责人必须引进1个超千万元的农业项目,确保提升年活动有力有序推进。四是强化督查推进。按照工程项目目标化、节点化、责任化的要求,抓好活动推进,每月一次督查通报,每季一次现场推进,半年一次“家家到”观摩,年终进行综合考核。五是强化考核奖惩。出台考核奖惩办法,设立镇区农业现代化工作奖,对工作先进的给予表彰奖励。对重大项目中“三园六区”的挂钩和具体负责的人员进行专项考核,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给予每个项目10万元奖励,实绩突出人员作为年度综合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并择优使用;完不成年度任务的,牵头责任人和具体负责人两年内不得提拔使用,取消年度先进个人评比资格,年终对挂钩服务项目人员予以调整。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盐城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