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湖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态势强劲

来源: 时间:2014-03-20 点击数:

    近年来,建湖县紧紧围绕2017年实现农业基本现代化的目标,以农业“六化”(高效化、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合作化、信息化)为引领,坚持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三大载体”之一,加强行政推动,集聚要素投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态势强劲。2012年,建湖县被农业部确认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九龙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上冈现代农业产业园被认定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城东都市农业产业园区,冈西现代渔业产业园区、城北、恒济、建阳、颜单、沿河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被认定为市级现代农业园区;上冈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恒济现代渔业产业园区被评为全市“十佳现代农(渔)业园区”;弘宇、东华、弘森、瀚阳、登达等园区瞄准省、市园区建设标准正在全力创建之中。
  高起点规划,注重引领能力。建湖县根据省市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标准,按照立足长远、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对园区进行科学规划。县委、县政府专门出台了《建湖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发展规划》,制定目标,落实项目,明确要求,实行“一次规划、分项实施、逐年建设、全力推进”。各产业园区分别聘请了南农大、南林大、上海交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等高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进行总体规划。规划注重四个突出:一是突出主导产业。综合考虑各园区的现有基础比较优势,发展潜力及产业前景,坚持每个园区确立1个主导产业,尽量避免区域产业雷同。二是突出规模拓展。对各园区的核心区、示范区的面积都规划了明确的规模指标和时序进度,通过努力,园区核心区面积达5000亩以上,示范区面积达2万亩以上。三是突出功能配套。科学规划园区的生产加工、示范推广、研发孵化、生态旅游、休闲观光、科普培训等功能区,发挥园区示范带动作用。四是突出提档升级。根据省市现代农业园区的创建标准,对各园区都规划出实现升级目标的年度要求和推进措施。以规划的科学性、完整性、前瞻性,引领园区科学发展、持续发展。
  多主体参与,注重资金投入。一是健全政府投入机制。县镇两级财政在年初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园区水电、路桥、涵闸、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并积极申报项目,聚集资源优势向园区集中。县政府每年财政性支农资金不少于3亿元,其中县财政对农业园区等农业重点项目扶持资金不少于1亿元;并整合农业部门各块资金,70%以上用于农业园区和重点项目建设;每年县本级财政投入园区奖补资金达3000万元以上。二是招引战略投资者。县委、县政府在长三角、珠三角、山东等资金、技术集聚区举办农业专题招商活动,吸引外来投资者参与园区建设。目前,全县农业园区共引进外来资本10亿元,26家龙头企业入驻园区,成为园区发展的主力军。同时,积极争取国家、省市财政扶持项目,每年报省市农业项目20个,已争取资金4000万元。三是鼓励当地农民参与。依托园区产业优势,鼓励农民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土地、劳力、资金入股发展一户一棚,跟着种、学着养,释放园区集聚效应。目前,农业园区中成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8个,土地股份合作社8个,带动农户4万多户。
  标准化生产,注重经营机制。以园区为载体,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坚持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改良品种,提高品质,打造品牌,拓展市场。一是开展标准化生产。把农业园区作为农科长教、产学研基地的有效载体,作为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引进、集成、推广的试验田。县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定期组织对园区产品开展检验监测,为园区进一步提升标准化水平提供保障。万亩优质粮基地引进“日本越光”大米,实行稻鸭共作等循环生态种养技术,建成有机稻米基地5000亩。二是实施品牌化战略。园区充分依托优质资源、优势产业,争创品牌,叫响品牌,每个园区做到“三个一”:即注册一个商标,申报一个绿色食品基地,落实一个品牌经营主体。目前,建湖大米、上冈果蔬、九龙口大闸蟹等已成为农业园区发展的“身份证”。三是注重市场化流通。积极发展现代物流、连锁经营、配送专卖和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畅通销售渠道。新建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打造完善的农产品物流中心。目前,全县农业园区在上海、无锡等大中城市和县城设立直销店60个,年销售额达3.5亿元,网上交易额达1.5亿元以上。
  责任化推动,注重创建力度。一是领导挂钩。每个园区组建相应的工作班子,由一名县四套班子领导挂钩,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定期会办,化解矛盾,集中解决园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难点、热点问题,确保园区又好又快推进。二是部门帮扶。各园区按照总体规划排出全年项目实施节点计划,制定园区推进工作实施方案,县委办、县政府办、县委组织部、纪委、宣传部、县农委、财政、国土、水利、资源开发等部门分别挂钩帮扶1个园区,定期深入园区了解情况,协调矛盾,加大对园区的指导和督导。三是明确责任。对每个园区的挂钩领导、帮扶部门、实施主体、相关镇区、牵头单位和责任人,层层级级明确责任,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对园区实施项目的方案进行逐一过堂,排定月旬计划,明确职责分工,落实推进措施,实行挂图作战,促进园区建设不断推向纵深。四是督查推进。县成立农业园区建设工作督查组,对照时序节点和实施方案,实行周督查、月汇报、季度通报、年终考核的督查机制,编印督查简报,及时对园区建设及部门帮建情况进行督查了解,掌握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适时组织“家家到”观摩活动,以严格的督查手段和压力传递,不断开创农业园区建设的新局面。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盐城市发改委)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