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创新促农民持续增收
日前,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对“全省农业农村政策创新成果”进行了表彰,太仓《关于进一步扶持农村劳务合作社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创业的意见》,被列为江苏省2013年度农业农村政策创新成果。至此,太仓已连续4年获全省农业农村政策创新奖。通过这些创新举措,太仓有效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
据介绍,2010-2012年连续3年,太仓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幅为15%。2013年太仓农民人均纯收入25640元,同比增长17.7%。至2020年,太仓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可达3.6万元。
2001年,太仓浮桥镇就创办了全国第一家农村劳务合作社——华金劳务合作社,为农村劳务合作社的组建提供了样板。10多年来,‘华金’ 的服务项目逐年增多,劳务收入逐年翻番,合作社去年的劳务收入达2400多万元。合作社社员年平均收入超过3万元,最高的达到6万元。
《关于进一步扶持农村劳务合作社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创业的意见》 加大了对农村劳务合作社的政策扶持力度。据太仓市农办负责人介绍:“今后,太仓对满足一定条件的农村劳务合作社将给予补助开办费2万元。市、区、村的道路养护、绿化管护等项目,一律发包给农村劳务合作社,并按规定纳入公益性岗位管理。农村劳务合作社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保费标准也提高了。”
通过实行社保补贴、职介补贴、税费优惠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太仓的劳务合作社吸引了一大批本地农民,既解决了这部分农民的就业问题,又提高了务农农民的收入。2013年,太仓市92家农村劳务合作社经营总收入为1.1亿元,入社人数4901人,季节性就业农民5000多人,社员年均收入1.3万元。
除了劳务合作社,合作农场也是太仓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创新举措。加入合作农场后,流转土地的农户在享受土地流转费的基础上,还能享有合作农场的两次分配。目前,太仓已发展合作农场102家,占该市承包土地面积的56.9%。2013年村集体合作农场经营总收入9700万元,村均103万元,合作农场分场长人均收入6万余元,在合作农场工作的职业农民人均收入3万余元。
农民增收,社保制度也有创新。通过实行政府埋单、缴费补贴、贴息贷款等多项政策扶持,太仓力争不让一名农村居民掉队。不仅在全国首家推出“农民补充养老保险办法”,开辟农村老人提高养老待遇通道,还建立了被征地农民“土地换保障”制度。目前,太仓市12万多被征地农民,纳入城保的达95%以上; 农村老人养老待遇享受率达到100%;6.7万名土地换保障人员月人均养老金水平达911元。
太仓将着力把城乡一体化建设打造成一个品牌,核心是一切建立在农民自愿基础上,所有出发点都是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只有“三农”富了,才能“一体化”,才能实现富裕型社会,老百姓才能得实惠,城乡一体化才有意义。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发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