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县实施“六项工程” 推进农业现代化
“四化同步、五位一体”,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2014年,灌南农委紧紧围绕农业现代化工程指标体系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将全力组织实施“六项工程”,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一是粮食丰产增效工程。以射阳县联耕联种经验,引领全县联耕联种工作开展,培植示范典型,辐射带动全县推广土地联耕联种5万亩,力争8万亩。以联耕联种为载体,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加快推进旱改水、直播稻改机插秧、低产作物改高产作物“三改”进程,深入推进粮油高产增效、吨粮镇区和周年高产栽培模式“三大创建”,促进粮食丰产增收,力夺全县粮食总产15亿斤,实现十连增。
二是农业园区提升工程。以扩大规模、提升质量、完善功能为重点,强势推进南河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确保智能温室展示园、农产品交易中心等六大功能区6月底建成运行,辐射带动全县新增设施农业2万亩。强势推进特色园区建设。加快中山河沿线特色农业发展,着力打造浅水藕、牛蒡等特色产业园区,辐射带动全县新增特色农业8万亩。强势推进生态养殖小区建设,加快温氏、中粮集团生猪养殖项目建设进度,推进“公司+农户”发展模式,示范带动全县畜牧业转型升级、快速发展。
三是新型主体壮大工程。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突出专业大户、农机手、植保员、防疫员等重点人员,分类开展技能培训,全年力争培育各类种养大户600户,培养认定新型职业农民800人。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全年确保新发展家庭农场10家以上。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力争全年新发展生产型、服务型、经营型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50家以上。重抓招商选资,大力培植农业龙头企业,力争全年引进投资超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2个、3000万元以上的6个。
四是质量品牌塑造工程。突出标准化生产,把优质农产品“产出来”;强化执法监管,把优质农产品“管出来”;严格生态环保,把优质农产品“逼出来”;重抓品牌打造,把优质农产品“塑出来”。强化“产、管、逼、塑”四力并举,以“四个最严”为要求,以源头无隐患、投入无违禁、管理无盲区、质量无事故、消费无投诉“五无”为标准,全面提升灌南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五是科技创新强农工程。积极发展数字农业、智能农业,扩大精准监测控制、智能化养殖、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等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示范应用。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确保推广水稻插秧机300标准台,大中型拖拉机200台、配套秸秆还田机400台,水稻、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再提高5个百分点。集成推广应用以深耕深松、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为重点的综合配套技术,新建高标准农田1万亩。
六是农业环境提升工程。大力推进绿色灌南建设,加快实施美丽城镇、生态园区、景观通道、绿色村庄、沿海增绿“五大工程”,进一步提升绿色灌南建设水平。大力推进农作物秸秆全量还田和收储利用,确保高速、国省道等骨干道路沿线实现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全覆盖。大力发展农村清洁能源,全面推进畜禽污染综合治理,确保全县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8%以上;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降低化肥、农药使用强度,控制和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不断改善农村环境。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