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委农工办全方位开展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
武进区开展第八轮经济薄弱村扶持,农工办主动挂钩结对帮扶2个经济薄弱村,围绕村级经济发展短板,积极开展“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大讨论,牢记宗旨使命,明确服务目标,创新工作方法,转作风,树形象,强服务,当先行,以实际行动努力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为加快经济薄弱村经济社会发展搭建载体,创造环境,建立健全“主要领导指挥,分管领导落实,挂职干部参与”的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充分依托“双联双增”活动有效载体,整合涉农政策,发挥职能优势,带着资金资源选派干部下村挂职,帮助做好组织党建规范化建设、公共服务进档升级和项目挖掘培育,加强对接协调,争取政策扶持。
近四年来,邹区镇桥东村的发展履历表刻录着挂钩结对帮扶全过程,农工办积极帮助梳理发展思路,寻找发展路子,扶持社会事业发展,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扶持和项目带动,使桥东村的集体年收入从41万元增加到70多万元,引导村级挖掘盘活闲置资产,努力增加资产经营性收益,翻建1000平方米生产用房即将招租运营,村级持续增收的造血功能不断增强。积极响应群众生产生活新期盼,千方百计扶持发展民生实事工程,连续两年帮助村里申报农村社会事业“一事一议”奖补政策,投资50多万元的后店健身广场正加快建设。桥东村作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年初,农工办领导深入村组开展一线调研,了解到村里的民生服务建设投入较多,资金压力巨大,部门事事压缩,处处节支,克服困难,及时为村里送上5万元扶持发展资金,干部下村挂职,尽量不让村里增加办公开支,部门自带电脑等办公设备到村里开展工作。村里保障村级基本运转的办公服务条件非常困难,全村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和村民阅览室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滞后,单位领导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回到单位2天内就将2台电脑送到村里,为经济薄弱村改善学习教育条件,共享优质服务资源解决现实难题。
农工办主任金刚表示,加快扶持经济薄弱村发展,是努力提升全区村级经济整体实力基数的重要抓手,村里有经济才有手段,民生服务才有保障,困难时候帮一把,前进路上扶一程,是党政机关应尽的责任,更是党员干部践行“三谁”承诺的具体体现。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发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