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农业园区亟待“强筋壮骨”

来源: 时间:2014-05-20 点击数:

    “现代农业能够‘接二连三’,产业融合能拓展农业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在农业园区建设中,丹阳还存在大呼隆、大而全的现象,产业特色还不明显。相比于周边地区的农业园区,它们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投资额度、园区形象等都超过了丹阳!外出观摩学习让大家看到了差距,如何围绕集中集聚集约发展,为现代农业“强筋壮骨”,实现园区转型升级已时不我待。
    农业园区发展瓶颈问题不少
  14日,丹阳市组织8家重点农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分管农业副镇长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集中参观了镇江新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扬中现代渔业产业园、句容现代农业产业园,详细了解周边园区建设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模式,并在司徒镇的省级丹阳现代农业产业园召开重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会议,推进丹阳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
  近年来,丹阳市农业园区建设步伐逐步加快,园区发展定位也进一步科学、明晰。去年,镇江市确定了30个现代农业园区为农业产业“三集”发展重点园区,丹阳市的省级丹阳现代农业园区、丹阳市粮油加工贸易集中区、齐梁茶林产业园区、现代园艺产业园区、珥陵农产品加工园区、皇塘现代渔业产业园区、访仙现代果林产业园和后巷现代林苗产业园区位列其中,目前,农业园区已成为我市现代农业的示范基地和展示窗口,成为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的集聚区。
  虽然丹阳市农业园区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园区发展仍有不少瓶颈问题。市农委主任吴国庆坦言,丹阳市重点农业园区建设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亿元农业项目少,规模效应比较差;产业特色不明显,可看性比较差;科技含量低,缺乏人才和科技支撑;园区转型升级不够。此外,农业园区管理机构运行效能不足、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相对滞后、园区产业承载能力不强和园区推进进展慢、扶持政策不明朗等,也直接影响了园区的发展壮大。
农业产业也要集中集聚集约
  当前,加快农业园区建设,对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现代农业发展意义重大。面对丹阳农业园区与周边地区差距拉大的状况,一些农业园区正克难奋进攀登新的台阶。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引进或开工大项目方面,丹阳现代农业园区已投入4亿多元,园区建成面积已达1.6万多亩,形成了以新品种有机茶种植、优质果蔬、智能化养殖、高档花卉苗木为主的四大特色板块。今年,由康乐农牧投资6000多万元的饲料加工场已初具规模,园区内新建的500亩美国中山杉基地在加紧推进。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上,市现代园艺产业园区新建的占地1000平方米的农产品交易市场主体工程已经结束,配套设施正在建设之中。
  “农业园区是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必须依托园区优势产业布局转变发展方式,壮大主导产业、培育龙头企业、发展产业集聚。”有关人士建议,相关镇区和各园区要进一步提高对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的认识,以现有的规划引领农业园区发展,加大园区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组建专业的招商队伍进行招商,注重科技支撑;进一步建立健全园区专职机构,各园区都要配备专门班子,核定相应编制,提升园区产业招引、项目服务、运营管理的专业化水平;逐步建立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加快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努力缓解资金“瓶颈”制约,加快丹阳农业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力争将丹阳的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发改委)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