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区高效渔业转型之路渐行渐宽
将鱼塘内的水用水泵抽出后,排入净化沟渠,净化后可再次循环使用。近日,在江宁湖熟现代农业示范区内可以看见,鱼塘内全部配备了自动投饵机、自动增氧设施,实现了高密度、高产值、高效益的标准化养殖模式。据了解,去年我区共发展高效设施渔业4600余亩,累计建设高效设施渔业面积达2.84万余亩,实现水产品总量5.3万吨,完成水产产值19亿元,全区现代渔业转型步伐扶持加快。
高效渔业及生态养殖技术优势明显
“我区地处长江中下游,水源充足,渔业资源丰富,主要以河蟹、青虾、黄颡鱼等主导品种为主。与传统水产养殖相比,高效设施渔业优势明显,因而我区在渔业转型上也确定了高效生态养殖技术、水质调控技术等主推技术。”据江宁区林业局渔业科相关负责人介绍,高效设施渔业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不仅能实现高密度养殖,节约了水资源,是一种环保型、节水型、高产值的养殖模式。
在湖熟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浙台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园内,笔者看见自动投饵机正在向鱼塘内喷洒鱼饵,该公司技术员雍杰告诉笔者:“整个园区养殖生产水面达到2700亩,全部配备增氧器械,拥有排水水泵200余台,自动投饵机30余台。”园区目前正在进行鱼塘改造,预计改造完成后,经济效益将在原有基础上提高20%。
探索解决资金投入和技术推广难题
“现在很多养殖户都是自己承包鱼塘养殖,管理缺乏标准,而且对一些新苗育种、实验等养殖技术缺乏经验。”据介绍,当前,江宁区高效设施渔业普遍存在养殖户较分散,资金、管理和技术受限等问题,由于高效设施渔业在先期设备资金投入较大,使很多小本经营的养殖户望而却步,从而使高效设施渔业的推广受到了限制。另一方面,我区本地养殖户文化水平较低,对先进技术、设备不了解,不愿接受新品种苗、新技术。
笔者了解到,目前,江宁区高效设施渔业几乎都由大企业进行投资,并在原有养殖规模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改造,“养殖户一般都要考虑自己的经济效益,都不愿意投入太多精力和财力进行改造,今年我们计划从养殖户中回收部分鱼塘进行良种繁育等示范基地。”湖熟现代农业示范园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为进一步宣传推广高效设施渔业,他们计划于今年下半年成立水产专业合作社,对周边养殖户进行统一的技术培训,带动他们增产致富。
“科技入户+培训服务”带动渔业养殖转型
在加快传统渔业向高效渔业转型发展进程中,区林业局渔业科在为规模基地生产人员和广大养殖户提供政策、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外,还提供科技入户服务,年均入户超过15次,举办了120期培训班,培训5000余人次。按照不同地区的养殖类型,制定出不同的方案,整合现有资源,对渔业产业人员进行培训。
“参加了培训之后,自己的养殖水平提高了,而且思维开拓了,可以尝试一些新品种和养殖方法。”湖熟养殖户王师傅兴奋地说。“我们在开展塘口改造、完善沟渠电路等配套设施,购置微孔增氧、水质在线检测等设备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渔业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我区重点以现代农业园区为引领,在高效渔业发展中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并加大技术指导和培训力度,以更好地带动周边养殖户加快转型发展。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发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