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湖塘河生态清淤破解全国性难题
5月23日,湖塘河清淤施工现场,挖泥船搅动河底淤泥,泥浆通过管道吸到后台处理系统。经过多道环节,稀泥浆分离成“泥饼”和清水。武进区在湖塘河清淤中创新使用生态清淤技术,实现淤泥就地治理,废物变成可再生资源。
近年来,河道淤积日益严重,造成河道污染,导致水质恶化,实施清淤工程迫在眉睫。然而,如何处置河底淤泥是一道全国性难题。区水利局工管科副科长恽文荣告诉记者,过去河底淤泥清理出来之后,多数租用附近鱼塘或耕地堆放。这些堆场的淤泥水分难以蒸发,只在表面形成一层硬壳。而深埋在下面的淤泥十几年也无法干燥,变成了沼泽地。而且堆放淤泥通过地表水回流、地下水渗透等再次进入河道,造成“二次污染”。作为中心城区主要河道之一的湖塘河,水体环境一直备受关注。长年累月河底淤积,水体氮磷含量高。今年4月起,我区对湖塘河枢纽段共5660米进行清淤,计划清淤68000方。
这次湖塘河清淤工程最大的亮点就是采取了生态清淤等先进工艺。选用荷兰进口的海狸1200型环保绞吸式挖泥船作为清淤施工主船,挖泥船搅动河道淤泥,泥浆通过预排的管道绞吸至沉淀浓缩池,经简易拦污设施清理杂物后,泵送到压滤设备,经技术处理压成“泥饼”,产生的清水可作为补水直接回流到河道。该系统每小时能处理400方淤泥,整个工程预计在8月份完工。湖塘河生态清淤工程项目副经理杨肖表示,这些淤泥泥块富含氮磷,经中科院地理所检测,重金属含量不超标。目前,已经和市政公司达成协议,这些淤泥泥饼将被用于市政绿化种草坪。 恽文荣还告诉记者,今年全区将对32条区级河道、496处村庄河塘进行清淤,湖塘河生态清淤技术下一步会推广,这将给河道清澈找到一条良性循环之路。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发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