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县1.5亿财政资金撬动秸秆综合利用

来源: 时间:2014-06-23 点击数:

    “俺家的沼气池可是个宝,不仅让多余的农作物秸秆有了好去处,沼渣沼液还可以代替化肥,给梨树追肥,产出的梨个儿大、品质好,城里人争着买。”丰收季节里,谈起秸秆利用的好处,桃林镇农民李力的心里乐开了花。
    当前在东海县,收获季节里再也看不到“狼烟四起”的现象,取而代之的是“秸秆—固化—生物质发电”“秸秆—沼气—气态燃料”“沼气—沼液沼渣—有机肥—有机农业”等农业生产新模式。
    近年来,东海县共投入财政资金1.5亿元,在抓好秸秆禁烧管好“一把草”的同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助力用好“一把草”。据了解,目前,东海县共推广畜禽低碳养殖新模式10多项,在80多处大型养殖场建设了沼气工程,全县新涌现出青湖五丰、达康生态种鸭、连云港亨德利肥牛、连云港马陵山畜禽养殖有限公司等176个大中型生态规模养殖场,全县以沼气利用、有机肥生产为主的生态畜牧养殖场有1600多个,生态养殖占全县畜禽饲养总量的60%,年生产有机肥400万吨,使生态环保养殖逐步成为全县畜禽养殖的主导模式,实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利用农作物秸秆、推进畜牧业发展,是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的新途径,为推进秸秆通过畜牧养殖“过腹还田”,变废为宝,东海县大力投入财政资金,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入户东海,并做大做强企业。先后有南京雨润食品集团、广东温氏食品集团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入驻东海。东海县也先后获得“全国商品猪养殖基地县”“全国瘦肉型猪养殖基地县”“国家级秸秆养畜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据东海县财政局农业科科长介绍,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东海畜牧业已经形成了生猪、肉禽、种鸭、肉牛、奶牛五大产业板块,建成了亨得利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中北肉牛标准化养殖基地等大中型肉牛养殖场(小区)50 多个,发展肉牛养殖户1100多个,全县规模养殖场总数达2610个,其中达到省级畜禽标准化养殖场128个。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发改委)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