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化”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来源: 时间:2014-07-09 点击数:

    近年来,太仓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坚持“生态、高效、富民”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围绕“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打造田园城市、发展生态高效农业”的工作目标,以高效设施农业规模化、生态休闲农业集聚化、科技创新农业载体化为重点,坚持“四化”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形成了“四个十万亩”主导产业框架,确立了“1+7”园区发展格局,农业“三产”协调推进,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连续第六年被评为省高效设施农业先进市。2013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3.10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1605元,被评为“全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成效显著县”。市现代农业园区获评国家4A级景区,走出了一条具有太仓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一是规模化推进主导产业发展。根据“四个十万亩”农业主导产业布局和“一市双城三片区”及镇村规划要求,全面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建成高效的高标准农田24.1万亩,占比达60%。同时,结合省部级高产创建,建设水稻万亩高产示范方7个、小麦示范方2个和3万亩现代水稻产业园,示范带动全市18万亩水稻产业,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结合省“菜篮子”工程建设,建成2万亩省级“菜篮子”蔬菜生产基地、部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万亩现代渔业产业园区和万亩林果产业基地,畜禽规模养殖达97%以上,特种水产养殖比例达60%,并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一园一品”建设。
    二是园区化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充分发挥太仓临港临沪区位优势,围绕“1+7”园区发展格局,建成高效设施农(渔)业总面积达10.21万亩,占比达22.6%,全面推进市、镇两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建成了8000亩集农业展示、科普、休闲为一体的太仓市现代农业园区, 各镇千亩以上的蔬菜、林果、花卉现代农业产业园,及一系列规模大、档次高的生态休闲园。2013年接待游客169万人,休闲农业旅游收入达2.98亿元,成为长三角休闲观光旅游新热点。
    三是合作化创新现代农场发展。全市102家合作农场自主经营面积11.2万亩,总收入达42426万元。大力发展农村“五大合作”,累计组建农村各类新型合作经济组织772家,全市加入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达80691户,农户入社率达到97.1%。
    四是产业化壮大现代农业发展。创新体制机制,逐步完善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农民参与、市场运作的良性可持续发展格局,有力推进了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全市规模以上涉农企业69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6家,苏州市级龙头企业13家,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88亿元(其中从事种养殖企业共7家,年销售46.03亿元;农产品加工类企业共12家,年销售规模为41.97亿元),实现净利润27.4亿元,上缴税金1.3亿元,辐射带动太仓本地农户6.56万户。
    目前,太仓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拥有农机总动力18.9万千瓦以上,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2%,水稻机插秧率达90%,拥有农机合作组织60家(省星级农机合作组织8家),建成标准化农机库房32个,粮食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全市各镇均通过“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示范镇”考核,先后荣获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同时,示范区积极实施“生态优先”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绿色太仓”建设,形成了以高等级公路防护林带为骨架,以农田林网、水系林网为脉络,以城镇绿地、湿地公园、林果基地及村庄绿化为嵌点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全市累计林地、绿地面积16.8万亩,林木覆盖率达17.6%。果树、花卉苗木等绿色产业面积均超万亩,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市”等称号。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发改局)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