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设施蔬菜总体价格高 收益颇丰——徐州市设施蔬菜成本收益分析

来源: 时间:2014-08-14 点击数:

    为了更准确把握设施蔬菜的成本收益情况,分析其成本构成、收益增减等原因,选择了新沂、邳州和睢宁等县(市)的个调查点钢架温室和地温式日光温室大棚两种种植形式。考虑到徐州及周边地区蔬菜种植主要品种和消费习惯,选择了具有本地特色和代表性的西红柿、菜椒、黄瓜和茄子四个主要品种。通过比较,2014年钢架温室西红柿产值高于菜椒近两倍,亩均净利润水平西红柿为8332.70元,远远高于菜椒的184.74元;而不同品种间的成本收益情况差别较大,投资收益率较高的是设施西红柿,成本利润率高达118.85%。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一、钢架温室西红柿与菜椒收益一升一降,冰火两重天
    (一)产量和产值。设施西红柿产量为4240.96公斤,设施菜椒产量为4017.84公斤,均比上年度略有增加。由于上半年该市设施菜椒平均售价较低,仅为设施西红柿每公斤3.661元的54.33%,所以设施西红柿的总产值高出设施菜椒7534.68元,几乎相当于设施菜椒的两倍。
    (二)设施菜椒投入大总成本高。设施西红柿和设施菜椒亩均投入总成本分别为7192.76元和7806.04元,亩均设施菜椒比设施西红柿多投入613.28元。主要是因其化肥费、固定资产折旧较高,家庭用工天数多造成人工成本略高。
    (三)收益。设施西红柿亩均净利润为8332.70元,设施菜椒亩均净利润仅为184.74元,两者悬殊45倍,菜椒生产成本高产值低,收益大幅下降。
    (四)同期比较。与去年同期相比,2014年设施西红柿亩均产量增加16.52公斤,平均售价增加0.621元/公斤,净利润增加2659.04元。设施西红柿量价齐升、喜获丰收。而设施菜椒尽管亩均产量增加230.42公斤,由于总成本增加441.23元,平均售价减少1.391元/公斤,致使净利润减少5268.45元。设施菜椒呈现量增价减、本增利降的格局,丰产不丰收。今年设施菜椒与海南菜椒同期上市,造成市场供大于求,价格大幅下跌,收入锐减。
    二、大棚黄瓜与茄子量价齐降 收益减少
    (一)产量下降产值减少。设施黄瓜产量为6481.99公斤,设施茄子产量为3633.69公斤。分别比上年下降了1784.67公斤和467.01公斤。
    2014年设施黄瓜和设施茄子平均售价分别为3.441元/公斤和4.427元/公斤,同期减少0.219元和0.563元。与去年相比,设施黄瓜与设施茄子量价齐跌。由于设施黄瓜产量是设施茄子的1.78倍,虽然每公斤平均售价比设施茄子低0.766元,亩均产值仍高于设施茄子6215.85元。
    (二)设施黄瓜收益高于设施茄子。设施黄瓜和设施茄子亩均净利润分别为8677.42元和3807.90元,设施黄瓜亩均净利润是设施茄子的2.3倍。自去年该局蔬菜种植成本收益信息发布后,设施黄瓜连续两年比设施茄子产值提高,收益增加,很多菜农从去年的信息发布中获益,及时调整生产结构,新种或改种设施黄瓜,收入大幅增加。新沂市新安镇黄墩村今年增加设施黄瓜种植面积200亩,其中一半为新增,一半为以前种植茄子等其它设施蔬菜的农户改种,亩均净利润增加4800多元。
    (三)同期比较收益相对减少。与去年同期相比,2014年设施黄瓜和设施茄子亩均产量分别减少1744.67和公斤467.01公斤,平均售价分别下降0.219元/公斤和0.563元/公斤,尽管总成本减少2000.32元和961.44元,却难以改变净利润分别减少5806.05元和3475.41元,减幅达40.09%和47.72%。显示出市场供应日趋饱和导致价格下降,收益减少。下年度应顺应市场需求适度调整种植品种和结构。
    三、不同品种的蔬菜产值收益差别较大
    由于价格上的悬殊(西红柿、菜椒、黄瓜和茄子平均售价分别为3.661元/公斤、1.989元/公斤、3.441元/公斤、4.427元/公斤),导致各品种亩均主产品产值差异很大,分别为15525.46元、7990.78元、22303.43元和16087.58元,西红柿和黄瓜亩均净利润分别为8332.70元和8677.42元,茄子和菜椒亩均净利润分别为3807.90元和184.74元。投资较大、成本水平偏高的是地温式日光温室黄瓜,亩均总成本为13626.01元,成本利润率达63.68%,与上年的92.69%相比比下降了29.01个百分点;而钢架温室西红柿亩均总成本为7192.76元,成本利润率达118.85%,比上年的79.17%上升了39.68个百分点。睢宁县调查点设施菜椒虽然产量增加,但每50公斤售价低于去年69.78元,售价的严重下跌使总产值减少三成多。由此初步得出结论,2014年徐州市设施蔬菜种植中,收益最大、效益最好的当属钢架温室西红柿,效益较差的应该是钢架温室菜椒,平均成本利润率仅为2.37%,和上年的74.04%相比下降了71.67个百分点。
    四、设施蔬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未能充分发挥作用。“邳州市西沙番茄专业合作社”创建于2004年,创建初期起到了组织农民致富、开拓市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合作社组织相对较为松散,领头人市场开拓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较弱,未能充分发挥合作组织的作用,加之相关部门重视不够,合作社失去了应有的辐射带动能力。
    (二)农业技术服务落后。设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规模较小,从事设施农业技术服务的人员不足,农技专业技术不过硬。许多种植户对专业知识和信息的需求极大,而种植基地懂专业知识的人才相当缺乏,文化层次也普遍较低,对蔬菜生产与销售等信息相当匮乏。许多农民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技术指导和服务。虽然通过外聘了专业技术人员、挖掘本土技术能人充实农技服务队伍,但由于工资待遇低,从事农技服务工作人员仍然较少,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
    (三)农资价格上涨,压缩了种植利润空间。设施蔬菜所用肥料、农药和农膜大都是蔬菜专用农资,较一般种植业所用农资价格均高出很多,而且使用量也较大。农资价格的过快上涨,严重影响了蔬菜种植的经济效益。
    (四)防范和抵御风险能力较弱。设施蔬菜生产属于高投入、高风险产业,菜农不仅在自然灾害面前束手无助,作为劳动和技术密集型的高成本农业,由于信息滞后所导致的市场风险也是无能为力,很大成分是靠天吃饭;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流通环节费用中,农民们无法摆脱高产出低收成的尴尬和被动。一方面要无助的接受大自然的馈赐和劫掠,另一方面也要无奈的接受市场的挤兑、供需变化的影响和中间商的盘剥。
    五、几点建议
    (一)政府引导,专业合作,科学种田。建议农技部门根据生产实际,定期深入村组、深入田间地头,对农民进行系统培训,提高其种植技术,实现稳产高产。建议各方积极支持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强农户技能培训,提高种植管理水平,统一采购、统一销售,增强市场话语权,使农户成本降低、收益增加,拓展出一条“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路子。
    (二)政策扶持、市场主导、风险共担。政府有关部门应积极探索有利于蔬菜保供稳价的扶持政策,通过开设农业保险、政府补贴等方式,逐步建立健全政策扶持、风险保障、利益共享的机制,为实现保供稳价调控目标提供有力的支撑。突出市场导向,规避风险。要着力解决蔬菜的生产供给与市场需求的矛盾关系,既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适时调控,更需要“放手”让市场进行自我调节,引导农民学会分析市场、预测市场,积极、主动适应市场的变化,根据市场的预测情况来决定种植蔬菜的品种和数量,尽量克服和减少生产的盲目性,防止一哄而上或一哄而下,使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相适应,做到供求平衡。同时,蔬菜生产者也应结合地方实际,采取分茬种植、错时种植、多品种组合的方式,避免蔬菜集中上市,分散种植风险。
    (三)优化品种、特色种植、丰产丰收。由于设施种植的作物品种结构决定其生产效益。调查发现同种设施、同种生产方式,种植的品种不一样,效益也不同。因此,建议种植户应当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和优化品种结构,扩大特色蔬菜种植,多种优质、高产、高效品种,提高蔬菜生产效益。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要对菜农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引导菜民自觉参与调整,合理安排种植品种,科学优化生产结构。
    (四)关注天气变化,提前预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气预报越来越准确,每天本地区天气变化的情况都能提前掌握,特别是对灾害性天气的预报较为详细。如果农户能及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就可以在天气变化之前采取一些先进的预防措施和管理技术,避免蔬菜生产管理的"盲目性",克服"随意性",从而使设施蔬菜栽培获得高产高效。
    (五)加强农资价格监管力度。加强对化肥、种子、农药、农膜等农民从事种植业所必需的农资市场的价格监管,稳定农资价格,进一步增加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种菜积极性。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徐州市发改委)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