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高淳开展秸秆禁烧巡查 利用秸秆变废为宝

来源: 时间:2014-10-29 点击数:

    随着秋收进入关键期,南京市环保系统也加大了秸秆禁烧巡查力度,市、区两级、数十个督查组每天分上午、下午、晚上三班开展巡查,形成禁烧秸秆的高压态势。近日,记者跟随南京市高淳区环保局的六个督察组进行了一天的秸秆禁烧巡查,最大的感触就是“虽说巡查工作不能懈怠、不能厌战,但是秸秆真要利用的好,即使让烧农民也不会烧。”

巡查只是劝阻,利用才是出路

记者首先跟随的第六督查组主要负责高淳区固城镇和淳溪镇,沿宁宣路、黄花路、芜太路巡查时,没有发现一处冒火点。在漕塘村,田间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家里有两亩地,秸秆一部分拉回去作燃料,还有一部分都被菇农收走了,“剩下的还田,一点儿也不浪费。”

“由于前期宣传到位,加上镇村干部不间断巡查,基本没有出现焚烧秸秆的现象。”督查组表示,巡查只能起到一个劝阻作用,要想从源头上杜绝秸秆焚烧行为,还要靠引导农民实施秸秆存储、覆盖还田、能源转化等综合利用技术。

国际慢城是高淳的“生态招牌”,也是秸秆禁烧的重点区域。第一督查组负责巡查以慢城为核心的桠溪主要路段秸秆禁烧情况。沿着老桠路、桠杨路、246省道等路段,每到一个村庄,巡查队员深入田间地头,给农民耐心讲解秸秆焚烧危害、综合利用奖补政策,宣传秸秆还田、加工草绳等带来的实际收益。

九成以上秸秆收储利用

记者在东坝镇游子山村的秸秆收储点看到,运输秸秆的农用拖拉机、农用三轮车在门口排起了长队。“短短三天,收储的秸秆已有300多吨。”收储点负责人说,这几天是最忙的时候。

今年,游子山村水稻种植面积5000多亩,秋收期间大约会产生2000吨左右的秸秆。游子山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没有固定的秸秆收储点,村民收割完水稻很快又要种上秋麦子,“秸秆不准烧,也不知道往哪送。”

现在,村里建成了近3000平方米的收储点,把秸秆运送到收储点成了村民的首选。每亩秸秆除了能卖到120元,还能拿到50元的补贴,运输费也由村上统一结算报销,极大提高了村民收运秸秆的积极性。“只要把秸秆整齐堆放在田边,村上会安排人来收。”村民王旺财家有辆农用三轮车,干脆自己把秸秆送到了收储点,他高兴地告诉记者,家里种了10亩水稻,秸秆不烧还卖了上千元。

据悉,今年游子山村九成以上的秸秆由收储点收购,剩下的实行秸秆还田,统一收储时间将持续30天左右。收购完毕后,村里将对集中收储的秸秆进行统一切碎、压块处理,其中80%给附近镇村的菇农消化,20%运往浙江长兴等地的发电厂。

村民主动联系养鸭户,上门收购秸秆

漆桥镇双联村的田间地头格外热闹,一捆捆秸秆整齐地堆放在路边,一辆辆拖拉机来回奔波,农户忙着跟上门收购秸秆的“鸭老板”算账数钱。村民胡冬美拿着卖秸秆得来的钱高兴地说:“一亩地的秸秆能卖100块,加上政府补贴,大家都不愿烧了。”

今年,双联村水稻种植面积1000多亩,约有500多吨秸秆。目前,水稻收割已基本结束。以往收完稻后,一部分秸秆会被村民拿回家烧锅,其余的如何处理就成了难题。正在田里捆秸秆的孔祥森告诉记者:“家里还烧大锅饭,所以会带些秸秆回去用,不过也用不了多少,一亩地的秸秆就够一大家子用了。”

去年,周边镇的养鸭户来到村里,向村民大量收购秸秆,用做鸭舍的垫料。“有多少收多少。”养鸭户的“大胃口”让村民尝到了甜头,也找到了消化秸秆的一条新出路。于是,有细心的村民记下了“鸭老板”的电话,今年秋收一开始就主动联系养鸭户过来收购。趁着晴好天气,养鸭户赶早收购、抓紧晾晒,路边的秸秆刚堆放好就被运走了。

吴筛头是古柏镇凤山中保村的养鸭大户,这几天忙着在双联村挨家挨户收购秸秆。“秸秆做鸭舍的垫料最好不过了,又干净又保暖。”他乐呵呵地说,凤山附近的秸秆都被他收得差不多了,所以扩大范围到漆桥,下面还要去东坝。

“村民的秸秆利用意识比以前大大提高,自己想办法消化秸秆。”双联村委主任孔德兵告诉记者,村上还拿出一块30多亩的空地作为秸秆集中收储点,村民可以选择把秸秆送到收储点,统一运到工厂,压块制成燃料。

草绳厂“吃光”全村秸秆

“哒哒哒、哒哒哒……”桠溪镇韩桥村村民芮友国兴办的草绳厂又开始忙活起来,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偌大的厂房里只有三名工人在加工草绳。“现在都在家加工了”,芮友国笑着告诉记者,为了提高工人积极性,他把厂里40多台草绳机几乎都让工人搬回了家。

电动草绳机操作简单,简单易学。村民只需要将一根根稻草塞进机器“嘴”里,经过半个小时的咀嚼消化,一盘草绳饼就可以“下线”了。以前宁愿一把火偷偷烧掉的秸秆,如今拉回家中加工成草绳,不但保护了环境,而且还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一名村民告诉记者,一天的加工费有六七十块, “在家干方便,做得多就挣得多。”

“现在,很多村民都舍不得烧了!”芮友国介绍,稻草加工成草绳,可以捆扎苗木方便移栽,也可以用于瓷器、玻璃等易碎物品包装,甚至编成草席,用途很广,销得非常好。“一台草绳机每天可以加工150斤稻草,消化全村100万斤稻草完全没有问题,起码可以加工10万盘左右的草绳。”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