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村庄整治 建设美丽盛泽
近年来,盛泽镇按照吴江区委、区政府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和要求,以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为目标,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关键,以镇村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以打造“美丽村庄”、“康居乡村”示范为载体,持续深入推进村庄环境建设,美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集中整治村庄环境。在2012年村庄环境整治工作中,盛泽镇投入2.5亿元,共计拆除乱搭建15.5万平方米,修复路面300千米,修整驳岸56千米,安装路灯1843盏,疏竣河道130千米,铺设污水管道190千米,新建标准型公厕372座,新增绿化面积56万平方米,增设公共停车场地163处,增设健身活动场地131处。高标准完成3个三星级、101个二星级、52个一星级康居乡村和255个环境整洁村的建设任务,并荣获“2012年度江苏省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先进集体”省级荣誉称号。2013年,在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的基础上,开展了夏季环境卫生全民大行动,对积存的建筑垃圾和卫生死角进行彻底清理。
二、优化规划管控制度。按照《盛泽镇总体发展规划》要求,及时优化新农村规划点布局,从2006年批准的69个调整为保留自然村庄129个、集居点22个,并确定荷花村的盛平小区、桥南村的庄平小区为重点的拆迁安置集中区。强化控拆违工作,认真落实上级关于控拆违“控增量、减存量”的要求,建立健全日常巡查、重点巡查、事后跟踪、宣传教育等控拆违工作机制,完善了镇村全覆盖网格化巡查体系。细化了《行政村控拆违考核办法》,充分调动行政村对控拆违工作的积极性。加强政策法规宣传,不断提升群众守法意识,营造合法手续建房的良好氛围,截止到目前,今年全镇违法建筑实现“零增长”。
三、建立长效保洁机制。针对农村环境卫生容易“回潮”现象,盛泽镇在“四个到位”上下功夫:一是建章立制到位,完善《盛泽镇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村级管理制度》,调整《盛泽镇农村环境长效管理办公室队员考核办法》和《盛泽镇农村环境长效管理督查制度》,夯实农村环境长效管理基础;二是制度落实到位,巡查人员必须对管辖村每日巡查,并做好巡查记录,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村委进行整改;三是资金保障到位,严格按照要求,以不少于75元/人的标准补助行政村,按季度发放到位,同时,安排240万元考核奖根据考核成绩按月对各村实施奖罚;四是宣传教育到位,依托媒体,以走村宣传、现场发放手册等方式,提升群众环境卫生意识。
四、强化试点示范引导。2013年,盛泽镇黄家溪村被列为“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规划预算投资2500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800万元,2014年1月,示范点创建工作已通过苏州市各部门联合验收。按照“五美五好”的建设要求,黄家溪村公园内部建设有序推进,力争把示范点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代表。大力实施“村庄风貌苏式化”试点建设。黄家溪(扩建型)、沈家村(保留型)的村庄风貌苏式化示范点建设工作逐步推进,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道路、绿化、雨污水管网、垃圾处理、水系沟通等整体规划以及形成户型、高度、色调、屋面、围墙五个统一的建房要求,实现农户房屋苏式化建设改造到位。今后,将以两个示范点为样板,选择条件成熟的自然村加以推广,努力实现村居环境有质的提升。
五、加强组织领导保障。盛泽镇成立了以镇主要领导为组长,相关局室负责人为副组长的村庄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办公室和工作小组,对村庄环境整治进行全方位的督促指导。2013年,根据环境整治工作推进情况,适时组建农村环境长效管理办公室,负责对镇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的落实、督查、整改、考核等工作。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苏州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