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强化“五动”举措扎实抓好设施蔬菜生产

来源: 时间:2014-11-20 点击数:

   常州市武进区坚持把蔬菜产业作为战略性主导产业来培育,按照“建基地、扶龙头、活流通、创品牌”和“抓点、扩面、提质、增效”的发展思路,以品牌化、绿色化、产业化、高效化为目标,强化“五动”举措,加快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步伐,助农增收促发展。截止到目前,全区已发展设施蔬菜2.91万亩。
   一、强化宣传引导发动。去年以来,区政府先后组织各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赴山东等地考察学习设施农业建设,各乡镇也都组织村支部书记、农户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开阔了眼界,解放了思想。同时,组织镇村干部深入农户宣传指导,跟农民算对比帐、效益帐,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
   二、强化政策激励驱动。各乡镇成立了由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的组织机构,落实了专门班子,明确工作责任,加强考核奖惩,全力抓好设施农业建设。同时,管理让权给管区主任,对蔬菜大棚落实不利和进度不快的,管区主任有权直接免职、就地歇职、停发工资。同时,管区设立1个特别贡献奖,奖金1万元;农村支部设立1个特别贡献奖,奖励2万元。各乡镇也都把发展设施农业列为农村干部绩效考核和机关干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进一步调动干部、群众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
   三、强化龙头企业带动。通过优势主导产业带动、龙头企业带动、科技示范场(所)带动和农产品市场带动,坚持多种形式并举促调整。进一步规范“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发展,支持龙头企业建立和发展自有瓜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带动周边村镇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2014年,新发展农业龙头企业4家,总数达到75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0个,总数达到256个。
   四、强化市场监管拉动。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建设,引导扶持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推行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及质量追溯制度。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加大产品检测力度,严格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全程监管,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坚持集中整治和日常抽查相结合,出动执法车辆20多台次,农业行政执法人员50余人次,对全区十三处乡镇的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环节及蔬菜生产基地的农业投入品使用环节开展了专项检查,坚决查处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进一步维护了农资市场的稳定,切实维护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利益。目前,已发展绿色食品及无公害认证3个,总数达到68个。
   五、强化农技服务推动。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从规划建设、良种推广、科学施肥等各个环节,讲授技术,加强指导,开展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从事设施生产的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区先后邀请专家举办“全区设施蔬菜培训班”、“秸秆生物堆技术培训班”等。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常州市发改委)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