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市朱林镇多措并举建立村级后备干部培养体系

来源: 时间:2014-12-03 点击数:

    针对村级干部队伍中存在年龄偏大,“双带”能力不强,后备力量不足等问题,近年来,金坛市朱林镇党委从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力量、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出发,加大对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管理和使用,形成了一条有效的村级后备干部培养体系,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储备。
    “公选制”选好村级后备干部。一是明确选拔标准。坚持把政治思想好、有文化、愿服务作为选拔标准,尤其注重从本地40周岁以下的中共党员、农村致富能人、转业退伍军人、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和具备一定农村基层工作经验的青年中选拔村级后备干部。二是严格选拔程序。按照“三荐三考一决”,即个人自荐、群众举荐、组织推荐、笔试考核、面试考评、组织考察和党委票决的程序进行。三是建立村级后备干部库。按照分人建档、一人一档的原则,由镇党委负责对后备干部的基本情况、专业特长、培养锻炼期间表现、工作实绩、民主评议情况等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健全村级后备干部个人档案。
    “跟班制”炼好村级后备干部。镇党委因势利导,将黄金村作为村级后备干部培训基地,公选出的村级后备干部在村委会跟班学习一年,期内不占村干部编制,通过广泛接触农村工作,提升综合素质。一是合理设岗定责。根据村级后备干部的年龄、学历、工作经历等,为他们在村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合作社社长助理及合作社理事长助理等工作岗位上进行定岗,让他们承担各种急、难、险、重任务,使其高起点高标准接受黄金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规范管理模式教育,在实践中提高管理村级事务能力的和本领,增长个人才干。二是强化岗位培训。合理确定培养方向,因人制宜,因岗施训,制定了包括夏收夏种、秋收秋种、防汛抗旱、土地确权登记、村办项目协调推进以及农产品营销等多项内容的年度培训计划,进一步提高其管理水平、致富能力和带富能力。目前,已举办村级后备干部培训班1期,外送参加各类培训10多人次。三是开展结对培养。采取“镇级干部季度谈+镇驻村干部月引导+村级干部周辅导+后备干部定期汇报”的“3+1”结对模式,镇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联系1-2名村级后备干部,每季度谈话次数不少于2次,黄金村“两委”班子成员作为村级后备干部传、帮、带的第一责任人,每周提醒引导不少于1次。通过教方法、传经验,使他们尽快熟悉并掌握农村工作方法。
    “淘汰制”用好村级后备干部。建立动态管理淘汰制,对后备干部进行跟踪考察,适时考核,优进劣出,及时将好苗子补充进来,将不合适的人员调整出去,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上,逐步改善结构。坚持“边培养、边使用”的原则,在村“两委”集中换届或届中村“两委”岗位出现空缺时,对综合素质好、农村基层工作熟悉、群众公认度高和具有正式党员资格的后备干部,采取民主选举、党委任命等方式及时补充进村“两委”班子,形成有利于村级后备干部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通过培养,已有4名同志走上了村干部岗位,其中2人任村书记,1人任合作社副社长,1人任村妇女主任。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常州市发改委)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