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县侍庄乡“同步小康”创建成效显著
为切实抓好同步小康创建工作,灌云县侍庄乡按照“乡域统筹,强基固本、富民强村、率先发展、和谐稳定”的总体要求,结合村情实际,积极助推“同步小康”创建和“帮联驻”工作的开展。
制定扶贫项目,加快脱贫步伐。侍庄乡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一中心任务,切实选准项目,认真抓好落实,共建成扶贫项目8个,在建项目4个,实现2992人脱贫,一个经济薄弱村实现“八有”。在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中。我们坚持把扶持大户作为产业基地建设的突破口,在资金、技术、政策、信贷等方面给予支持、指导和帮助,在农村发展一批科技带头人、产业领路人、市场经济人,带动广大群众参与农业产业化发展,力争农民人均纯收入到2015年达到4000元。
完善基础设施,注重民生改善。今年以来,结合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四沿项目”开发工程,投资1500万元在吴王、乔圩、孙荡、沈庄、侍圩5个村兴建防渗渠、机耕路、生产桥、电灌站等农田水利设施,方便群众农业灌溉。积极做好瓦房、侍圩、厉荡三村的叮当河灌区工程服务工作,新建改建电灌站4座,新建大、中沟桥11座,新建防渗渠10.3公里,大力改善生产条件。加强破损道路的修复工作,安装百米桩、里程牌、安全警示牌、警示桩、安装道路标识1000多处,大大改善了群众的出行条件。还投入100余万元用于农村饮用水安全建设,新铺设自来水管网20000余米,全乡实现了自来水全覆盖,切实解决农民吃水难的问题。同时,大力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先后投入100余万元,切实治理“脏、乱、差”现象,实现以点带面,逐步推开。全乡设立专职保洁人员54人,新建垃圾池200余座,每村配发垃圾箱200余个,并投入30余万元建设一座垃圾中转站,保证垃圾日日清,乡村环境显著改善,带动全乡面貌焕然一新。
强化经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水蛭、鹅、羊等特色产业,逐渐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布局。大力扶持孙荡土地股份合作社典型,以点带面控索农民与村集体共盈新思路认真落实惠农政策,积极争取支农资金,加大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补贴力度,促进农民减负增收。充分利用沂河淌沿线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羊、鹅、牛产业。已建成水蛭养殖园1000亩,亩均效益达3万元;建成田园牧歌、旺旺、绿源畜牧为主体的沂河淌沿线养羊产业线。积极引进紫燕食品企业,整合土地资源,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强化督查考核,完善档案资料。加强工作考核,充分体现“人民政府为人民”的执政理念,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社会基础。对同步小康创建活动实现目标和工作进程实行季度一督查、半年一通报,将同步小康创建活动情况纳入机关效能建设和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对按时达序完成同步小康创建指标任务的村和人员,给予奖励;对工作推进不力、未能按时完成任务的村和人员严肃追究责任。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