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打造万亩粮食生产核心展示区

来源: 时间:2014-12-05 点击数:

    粮食生产标兵市,如何继续引领现代粮食生产?兴化市委、市政府给出的答案是: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兴化粮食园区核心展示区。

  核心展示区位于钓鱼镇南旺村、洋汊村、圣传村,面积1万亩,去年11月由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规划,并经知名院士、教授评审,今年5月份已启动5000亩一期工程建设。

  “核心展示区将实现农田标准化、作业机械化、科技集成化、管理智能化、种植规模化、农民职业化、服务专业化、经营产业化,为泰州乃至全国打造一个高标准粮食生产现代工程技术展示基地,切实增强对粮食生产的示范带动作用。” 兴化市副市长、农委主任刘文荣说,核心展示区建成后,水稻亩均产值达2500元以上,小麦亩均产值1200元以上,粮食亩均纯收入比实施前增加1000元。

  投资4570万元实施11类项目

  “翻压造路、浇灌桥桩、废地复垦、吹填废塘……”近日,记者来到展示区,只见各类工程队正在热火朝天地作业。

  操纵挖掘机翻压一条机耕路基的师傅说,这已是第四次翻压了,而正常道路三次翻压就可浇混凝土了。

  兴化市农业局局长吴存发说,从11月初开始,展示区19条、总长1.6万多米的机耕路已全面进入混凝土浇灌阶段。

  据了解,该市将投资4570万元,在核心展示区共实施包括机耕路建设在内的11类项目,分别是:硬质渠,27条,1.3万多米;机耕桥12座,涵洞2个;电灌站25座;排水沟、隔水沟,3.9万多米;圩口闸1座、双泵站1座;管道灌溉1000亩;机耕路土方、取土塘回填、吹填土,总土方179万方;供电;智能控制中心、农事服务中心;智慧农业。

  “虽然总投资达半亿,但通过吹填造地工程还增加了400亩耕地,同时还疏浚了生产河。”吴存发说,项目全部实施后,展现在眼前的将是一幅“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排灌自流”的美景。

  生产、管理实行智能化控制

  “与以往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不同,展示区植入智慧农业理念,其生产、管理全部实行智能化控制。”负责粮食生产核心展示区建设的兴化市农业局副局长李炳维说,智能控制中心已完成设计预算,规划投资400万元。

  记者从设计图上看到,呈粮囤形的绿色建筑就是智能控制中心,位于展示区中心地块,由江苏大学领衔设计。

  智能中心设有低压管道灌溉智能化控制系统,由布点土壤中的传感器感知墒情(含水量),当墒情达到临界点时,控制中心自动打开电泵灌水;当达到预定目标时,就自动关闭。

  除了灌溉自动控制系统,还有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系统,以及天情、土情、苗情、病虫情等自动监测系统,为专家远程决策提供服务。

  “比如,出现了病虫害时,我们可通过视频系统和‘3G’工作平台,将病虫情传输到监测中心,然后由专家开出防治药剂配方,通过遥控由植保飞行器自动喷药。”李炳维说,园区不少作业机械都可进行GPS定位,作业时,所在地点、作业面积可清晰地显示在智能控制中心的屏幕上,“尽管投入大点,但作业效率高,而且减少了不少用工,从投入产出比来看,十分划算。”

  农事中心提供一体化服务

  展示区分为超高产攻关展示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试验区,生态农业(有机大米、绿色食品)展示区,良种繁育展示区,集中育供秧展示区等功能区。

  “展示区基础条件很好,非常适合进行超高产攻关试验。”钓鱼镇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刘国林说,他率领的超高产攻关团队将全部驻扎进来。

  园区还组建了农事服务中心,提供从种到收的一体化、专业化服务,并建设了办公用房、农机具仓库、粮食烘干基地、粮食仓储基地等,低偿提供给服务组织。

  目前,农事中心下设的创优农机专业合作社、利禾植保专业合作社和芙蓉粮食专业合作联社均已成立。创优农机专业合作社,由兴化市三农农机有限公司牵头成立,负责园区土地机械耕整、机械插栽、机械收割和烘干等机械化作业服务。利禾植保专业合作社,由泰州禾友农资连锁有限公司牵头成立,负责良种、植保、育秧、施肥、管水等生产环节的统一服务。芙蓉粮食专业合作联社,由园区办公室牵头,负责争取订单、统一收购、开发产品、创牌销售、上争项目、盈利分红等产业化经营工作。

  园区还开展科技集成服务,邀请南农大、扬大在园区设立研究生工作站,开展超高产技术集成攻关;与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开展稻麦优质高产品种示范推广的协作;利用农业部粮食高产增效创建项目平台集成示范一系列省本节工高产增效技术。

  打造好粮食生产示范基地

  

  经过一年多的运筹和建设,兴化粮食生产核心展示区已拉开框架,初显雏形。目前,所有项目均有序推进。

  粮食生产核心展示区建设分三步走。第一步,围绕已经流转的5000亩耕地范围内的家庭农场,开展产前、产中、产后专业化服务;第二步,从第二年开始,在1万亩核心展示区内开展联耕联种、全程托管试点,扩大服务范围;第三步,从第三年开始,在5万亩示范区及兴化市整合服务资源,推广专业化连锁服务,为各类农户提供保姆式全程专业化服务,打造服务品牌。

  老实说,像如此大的单体规模土地流转、高等级建设,还是第一次。粮食生产核心展示区的建设,将为今后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积累经验,提供样本。

  展示区建了,那么被流转土地的1000多户农民的出路怎么办?对此,园区进行了探索。一方面,让部分精干农民加入展示区专业合作社,成为职业农民;另一方面,通过招引企业在园区兴办食用菌工厂,吸纳剩余的农民就业。同时,对有创业需求农民,由食用菌企业提供菌种、场地,并回收产品,助其创业。

  下一步,市里将全力支持展示区建设,相关部门将集中精力、全力以赴推进建设,力争把展示区打造成优质工程。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