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县高效农业上规模鼓起农民钱袋子

来源: 时间:2015-01-21 点击数:

    近日,在灌云县侍庄乡兴云种苗繁育中心,工人们正在温室大棚里忙着培育嫁接西瓜苗。据了解,该中心通过引进以色列、法国、荷兰等国际上的良种和先进的育苗技术,实行订单育苗,培育高质、高产、高效、高抗的良种苗,目前已接到40多万株西瓜嫁接苗的订单。
    近年来,灌云县将高效农业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规模化程度和品牌化效应,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14年底,全县新增高效农业面积近8万亩,农机化水平达80%,新增无公害农产品品牌50个。高效农业的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逐渐形成了一条种养加、贮藏、包装、运输、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高附加值的农产品价值得以实现,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全年预计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18元。
    产业资源优势要变为经济优势,还需要产品、品牌、市场的助力。在助推高效农业规模发展的同时,灌云县还着力在农产品自身质量和形象包装上下功夫。伊山镇王圩村现代农业产业园内的大棚“红颜”草莓,在该县农业部门的指导下,全部采取施用有机肥、蜜蜂授粉等无公害生产方式栽培,果型圆润,口感香甜浓郁,本月初一上市就备受消费者喜爱。“王圩”牌西瓜通过一年一度西瓜节的宣扬,变得远近闻名,全县种植面积达万亩以上,成为该县高效农业的发展典范。目前,灌云县无公害农产品品牌达373个,绿色食品26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135万亩,农产品品牌效应正逐渐凸显。
    畅通流通渠道,是确保农民增收的关键环节。灌云农业部门引导农户成立了多家经纪人专业合作社,这些经纪人活跃在各条流通战线上,已经成为农产品销售的主力军。如今灌云的品牌产品南销广东、福建,北销北京、东北。
    此外,该县商务部门还积极引导农产品企业进行标准化建设和开拓国际市场,帮助企业从国家和省争取外贸扶持资金。目前该县农产品出口品种已从单一的冷冻龙虾仁发展到香菇、木耳、冷冻虾仁、鲜紫苏叶等品种,出口市场从以日韩为主发展到美国、欧盟、东南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海关进出口数据显示,该县农产品出口2014年已经超过1000万美元。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发改委)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