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湖滨:夯实旅游产业地基 打响旅游生态品牌

来源: 时间:2015-02-05 点击数:

“2015年元旦三天,我区客流量突破1.7万人次,同比增长1倍以上。2014年,我区接待游客总量达300.4万人次,其中团队游客33.9万人次,同比增长5.78倍,实现旅游总收入22.3亿元,同比增长46%。”2月3日上午,宿迁市湖滨新区党工委书记汪金普接受本网采访时表示,一个个成绩一串串数字,代表着湖滨新区旅游业的重大突破,生态旅游的品牌全面打响。

  经了解,近年来,湖滨新区依托骆马湖的优质资源,三台山、湖滨公园、龙王庙行宫、克拉嗨谷、欢乐岛等旅游景区,把旅游业作为产业发展的第一板块,紧紧围绕全市旅游业新三年提升计划,按照“大生态、大旅游、大产业”的要求,在更高的层面上统筹规划整合、项目提升、营销拓展、配套完善、景区创建等工作,丰富旅游发展内涵和质态。

  坚持高点定位 夯实旅游产业地基

  “马陵北望有三台,雨后浮云四面开。斜日一轮无限好,半山晴翠送将来。”2014年,湖滨新区以旅游规划为引领,谋划发展旅游产业。坚持高点定位,建立完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空间布局规划,构建以骆马湖旅游度假区为主体,三台山森林公园、皂河古镇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旅游格局,2014年2月,三台山森林公园扩面提质工程正式开工,吹响了三台山森林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的建设号角。”

  据了解,湖滨新区自致力发展旅游产业以来,包括龙王庙行宫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克拉嗨谷获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三台山森林公园获批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戴场岛景区获批省三星级乡村旅游区、晓店镇获批省级旅游特色景观名镇,获批品牌数量为历年来数量总和,其中星级乡村旅游区为全区首个,生态旅游示范区为全市首个。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3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省级旅游特色景观名镇(村)3个,省星级乡村旅游区1个。

  至此成绩,湖滨新区党工委书记汪金普向记者表示,“湖滨新区今年将不遗余力地加快推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湖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三台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创建工作,力争2015年接待游客突破400万人次,团体游客达到40万人次。”

  创新节赛活动 为大旅游“添薪助燃”

  2014年,湖滨新区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中国骆马湖渔火节、“味道骆马湖”美食节、首届骆马湖音乐节、汽车场地越野赛、皂河庙会文化旅游周等节赛活动,开展“激情骆马湖”五一主题活动、“金秋骆马湖”十一黄金周旅游主题活动等,场场活动,场场轰动。一时间,湖滨新区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生态旅游的典范,吸引了众多运动达人及媒体的关注。

  “我们要做的旅游是除了照片,什么都不要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不要留下的生态旅游。”新区党工委书记汪金普接受采访时表示,生态是湖滨新区旅游的一大特色,2015年,湖滨新区将举办第三届国际生态四项赛、首届骆马湖艺术彩灯展、皂河传统庙会、汽车场地越野赛等重点赛事,形成“月月有活动,季季有赛事”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升湖滨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打造文化名片 全面提升旅游内涵

  飞檐吊角,暮鼓晨钟、风吹铃动,雪压古槐……

  每年皂河庙会期间,在皂河镇龙王庙行宫古戏台下,都有许多游客翘首等待乾隆皇帝敕令封赏的柳琴戏“拉魂腔”登场。看着那红袖挥舞,听着那乐声抑扬,台上用心演绎,台下观者动容。

  龙王庙行宫负责人王理德表示:“2014年,皂河龙王庙行宫入选中国大运河重点遗产点,乾隆行宫柳琴戏剧团新创作剧目《随礼》、《金龙坝》等,先后参加市内外演出40余场。”

  2014年对于湖滨新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来说,足以用璀璨一词形容,运河文化城东湖景区被文化部审批为“中国运河文化博览园”,三台山森林公园考古勘探发现古墓40余座,初步鉴定为西汉时期古墓群,先后挖掘发现大量文物,为景区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中国美术家协会创作基地落户三台山森林公园;罗曼园婚庆文化产业园举行2014夏季外景发布会并揭牌,骆马湖特色婚庆文化产业已初具规模。

  同时,随着旅游文化产业长足迈进及各种精彩旅游节庆活动的呈现,也催生了文化艺术的繁荣,《相约骆马湖》、《水月故乡》等一批民俗歌曲广为传唱,《骆马湖的天鹅》获得“中国梦•我心中的梦”微电影大赛剧情类优秀奖,《湖滨新区——圆梦的地方》宣传片和《湖滨爱生活》系列微电影等5部作品入选“最美江苏”形象宣传片征集展播,提升了湖滨新区的旅游影响力和美誉度。

  生态游、节赛游、文化游,一张张漂亮的“旅游牌”,“打”出了湖滨新区越来越旺的旅游人气,也为该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一轮的重大机遇。记者从湖滨新区宣传部门获悉, 湖滨新区将充分利用自身的优质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积极探索“旅游+文化”、“旅游+健康”、“旅游+电商”等开发模式,以旅游带动文化体育等产业的共同发展。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