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粮食全产业链联盟建设经验在全市推广

来源: 时间:2015-02-05 点击数:

  2日下午,全市粮食全产业链联盟建设推进会在如东召开。会议总结推广如东试点建设粮食全产业链联盟的成功经验,动员各地各部门大力引导和扶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由单一收储业务向全产业链方向发展,不断提高现代农业建设水平。市委常委秦厚德,副市长赵闻斌,县委副书记、县长潘建华参加会议。

  潘建华首先就如东粮食全产业链联盟的探索和实践作交流发言。近年来,如东立足县域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创新打造了一条涵盖“种、管、收、储、加、销”,囊括“政府职能部门、为农服务企业、民间社会组织”等多主体的粮食全产业链,涉及13个镇(区)、17个家庭农场、37家全托管企业,服务农户3500户,服务规模2万多亩,有效解决了社会转型期农村“谁来种地,怎样种地”、“谁来销,怎么销”等问题。下一阶段,如东将按照省市统一要求,立足现有的工作基础,坚持以“品种、品质、品牌”为主线,以打造产业化联盟为抓手,进一步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机制,持之以恒地抓好粮食全产业链工作,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赵闻斌对如东先行先试、大胆探索的做法表示肯定,并对全市粮食全产业链联盟建设工作作出部署。他要求各地各部门多措并举,做大总量,推动粮食全产业链联盟遍地开花;科学指导,提升质量,重点做好“品种”、“品质”、“品牌”三品文章;完善政策,积极扶持,不断改善粮食全产业链联盟发展条件;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今年发展自营联盟8000亩,力争12000亩,确保发展订单联盟16000亩,力争20000亩,对独立经营的“全托管”组织,加大“订单型”粮食全产业链联盟服务覆盖面,并形成与全产业链联盟规模相匹配的粮食烘干配套能力。

  秦厚德在会上指出,粮食全产业链联盟是粮食产业全托管模式的重大升级,在产业链上,它涉及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解决了农业如何“接二连三”的问题;在品牌建设上,容易形成自有品牌;在社会效益上,不仅为承包者、经营者带来效益,也惠及粮食企业、地方政府、村组集体;在农业现代化标准体系建设上,从零星土地收集到整体土地连片,现代化层次更高。他希望各地各部门要积极支持这一新生事物,农办要将粮食全产业链联盟建设列入考核内容,帮助解决建设过程中的难题;农委要做好技术指导和烘干体系的建设;国土部门要在土地整理项目中优先安排联盟基地;交通部门也要重点向全托管、联盟基地建设的村居倾斜。各地各部门要多思考、多学习,把启东市粮食全产业链联盟做出规模和层次。

  与会人员还参观了位于袁庄镇小康村的如东县千亩优质粮种植示范基地。县领导于立忠、蒋树建参加活动。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