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县三口镇“四项措施”拉近民心距离促经济发展
近日,在三口镇发现,该镇政府工作人员现在下村入户开展工作全部采用骑自行车的方式,他们或穿梭在乡间的田埂小道上,或与村民们一起商量着农事。眼下,虽然寒风刺骨,但是他们的热情却很高涨。通过双轮的转动,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更好地为民服务,这样,既凝聚了民心,也促进了发展。
一、脚踩车蹬聚民心
据了解,为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该镇结合公车改革,挤出资金,购置了30辆自行车,将每辆车装设统一的标识,并出台了相关的使用登记制度。要求全镇机关工作人员,自带伙食、着简装、骑单车深入村组农户开展工作。
此后,只要是工作日,在该镇的每一条村组道路、田埂沟渠都可以看见该镇三套班子成员脚踩车轮的忙碌身影。他们有的深入到田间地头查看农情,有的去宣传和讲解时事政策。若是遇到农户收割栽种的问题,他们还会俯下身去与农户蹲在一起出点子、想办法,研究和解决遇到的困难,对一些没能及时解决的问题则一一记在本子上,第二天给予回复,直到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由于离开了方向盘子、放下了架子的干部与农户接触的机会增多了,农户对干部信任和依靠的心情油然而增,说话的语气也不再那么刻板了,谈话的内容也真实了。一些群众在私下里议论说,以前镇政府干部到村里工作来去都是开着小轿车的,现在这么冷的天,镇里领导还亲自骑着自行车进村入户,嘘寒问暖,这些车真是服务车、便民车、爱民车啊。
二、制度约束促规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该镇党委研究出台机关站所“必须开门办公、必须在岗履职”等“六个必须”工作制度、村干部“坚持民主管理,不准滥用职权”等“十坚持、十不准”行为规范、领导干部信访接待制度,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扎实开展好党员冬训工作,保证党员的参与率。此外,去年以来共清理不合格党员12名,保持了党员队伍的纯洁性,还广泛开展优秀党员、“十佳村官”评选活动,激发党员干部创先争优的意识。
三、组织建设作保障
为了给全镇广大村民提供干净整洁、功能齐全的便民服务场所,所有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等都纳入便民服务大厅集中办理,实现服务项目“零拒绝、全办理”。该镇牢固做好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工作。
首先,想尽办法从多个项目中筹措资金,对镇便民服务大厅墙壁、屋顶、地面和门窗等进行修缮,并添置了办公桌、椅,文件柜、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对劳保所、财政所、城建、民政办等涉及群众事务较多的部门,抽出专门工作人员进驻服务大厅办理公务。同时规定,对于到便民服务大厅办理事务的群众,工作人员要热情引导,礼貌的询问其办理的事务,并积极为其办理。对岁数大的老人要专门设立特区让其坐等,相关事务由首次接待的工作人员帮助办理。不准推诿和无故拖延群众的事情和时间,对于不能办理的事情,要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与群众交流谈心,争取群众的充分理解。严禁对群众大喊大叫、不理不睬等现象发生。便民服务大厅由一名党委成员负责日常的考核,对于不能够胜任此项工作的工作人员,将根据规定,劝退回原单位。同时,投入百余万元,易地新建张湾、三合2个村部,维修改建尧河、新河和后河3个村部,按标准创建镇村便民服务中心7个。全镇21个村(社区)均设置了综合办公室、党员活动室、卫生计生服务室、文化阅览室、警务安全室等职能办公室,为方便群众办事、党员干部学习开会、村干部办公提供了功能齐全的村级服务场所。同时大力支持各支部开展各类党建和文体活动,丰富活动内容,促进党组织凝聚力的建设。
四、网络投诉保时效
据了解,该镇每个村都开通了大学生村官QQ群,驻村大学生村官根据反映的事实,深入现场,进行调研并给予积极解决。一时无法解决的,汇报到党委政府,进行更进一步的处理。同时,积极做好处理12345投诉热线工作,该镇党政办抽调了两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解答群众的投诉。对每一个信访交办单,工作人员先进行分类归口,在第一时间向分管领导汇报,交职能部门办理。在接到电话投诉后,即刻与来电人、当事人取得联系,立即进行调查处理,按照快办、实办要求,努力做到把投诉的事情办好,办实。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