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农业发展有奔头 百姓乐守田园间

来源: 时间:2015-03-11 点击数:

    日前,《关于表彰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的决定》正式发布,江宁区淳化街道青龙村榜上有名,被授予第四届全国文明村称号。笔者近日走进青龙村,全方位感受全国文明村的精神风貌。
    “五个一千亩”富了村民口袋
    沿着青龙大道驶进村庄,宽阔的柏油马路两旁是整齐的绿化带,几户农家乐和池塘上的亭台走廊点缀在一望无垠的农田和果蔬大棚间,一派静谧安闲的田园景象。早在十多年前,这个小村子还是贫穷落后的样貌,是什么让青龙村在短短时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2006年起,村里科学规划,制定了打造“五个千亩基地”工程的计划,经过几年努力,如今东面千亩茶园区、南面千亩瓜果蔬菜区、西面千亩风景林观光区、北面千亩工业集中区、中心千亩旅游农业休闲区的发展蓝图已初步形成。“以前村里除了种田没有其他生钱的门路,大部分人都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现在可不一样,和我一样种茶树的人就有100多户,每年光茶园的收益就有近万元。”尝到种茶甜头的张大爷乐呵呵地对笔者说,不少村民还在花卉基地、果蔬大棚里找到了发挥一技之长的工作。有了科学规划,青龙村的发展如腾飞的青龙一般扶摇直上,去年全村三产总产值达7亿元,村级可支配收入14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2万元。
     走在青龙村,干净整洁的水泥路两旁分布着一幢幢掩藏在果树花草间的民居,草木的清香弥漫在空气中,隔不多远就是一间垃圾屋,走一段就能看到一处休闲广场。在离广场不远的一条小道上,年近七旬的周宝贵正在认真地扫地。“这段路是我的包干区,我天天都来打扫,今年已经是第八年了。”周宝贵告诉笔者,十几年前村里就开始重视环境卫生,他和一班退休老党员也想出份力,看着村里主干道已经有43名专职卫生员打扫,他们便承包了家家户户门前的小路,一扫就是好多年。
    社区还专门组建了一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不仅义务打扫村庄卫生,照顾生病村民、协调邻里矛盾,据悉,为了确保该工程建设进度,今年春节近200名工人留在工地抓紧施工,预计今年10月份完成主体封顶。周谦说,老百姓对公共卫生服务的满意度不在于医疗场所的硬件设施有多好,而在于服务环境,要合理、科学地设置医院内的就诊流程,注重内涵建设,让市民看病更方便。周谦要求相关部门充分发挥江宁医疗服务中心龙头作用,不断健全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好地服务基层群众;进一步创新资源整合利用方式,盘活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同时,科学组织好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保障工程质量和进度。
    坐落于秦淮河畔的东山街道卫生服务中心,主要承担社区康复服务功能,并设有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医疗、计划生育指导等社区卫生服务项目,担负着东山街道13.5万常住人口及15万流动人口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周谦走进中心内部详细了解相关科室设置情况,希望该中心进一步突出特色科室建设,更加贴近基层群众医疗和康复需求;进一步整合基层医疗卫生资源,实现资源共享,解决百姓看病难问题。他还要求区卫生部门进一步完善“33518”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拓展公共卫生服务功能,让人民群众享受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发改局)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