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和合作社 标准化经营助农民增收

来源: 时间:2015-03-25 点击数:

    引进新品种、攻克技术难题、采取标准化生产模式,祥和蔬菜专业合作社在自身建设发展的同时努力增强示范带动作用,传授种植技术,实现农户的共同致富——
    位于太仓浏河何桥村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区的太仓祥和蔬菜专业合作社注册成立于2009年10月,合作社总占地面积达2000亩,其中建设有FCWS-8435型防虫网室200亩,设施大棚56亩,管理生产用房800平方米,合作社现有无公害认证农产品29个,绿色食品认证农产品2个。合作社自成立以来就坚持以“科技兴农、共同致富”为主导思想,在充分汲取现代农耕工艺精髓的同时,大力推动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引进工作,不断提升合作社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带领全社农户一同致富增收。
    强化产学研合作
    攻克种植技术难题
    3月10日,走进该合作社的哈密瓜种植塑料大棚时,刘传松、吴小明等几名工作人员正在观察哈密瓜的春季育苗情况。我们看到,哈密瓜的小苗正处第一叶龄期,株高已经达到3厘米左右,由于哈密瓜不同于其它类的瓜果品种,它对温度、湿度的要求相对较高,除了外面的大棚,苗床上还套了一个小棚,在苗床的下面还铺设电热丝,进行升温。
    刘传松介绍:“这个电热丝的开闭由专门的温控仪进行控制,如果温度高了,它会自动关闭。温度低了,它又会自动开启。育苗期间,要特别注意苗床的温湿度控制,否则很容易形成病苗、高脚苗。这些小苗再过10天左右,第二片真叶完全展开,就可以移栽了。”
    哈密瓜因产于我国的新疆哈密而得名。它的生长需要较大的昼夜温差以及相对较低的空气湿度,本来不适合沿江地区的生长,特别是湿度相对较高的苏南地区。合作社负责人沈建彬告诉说,从2012年种植哈密瓜开始,祥和合作社就一直与上海市嘉定区哈密瓜研究所进行技术合作,经过积极的探索,最终确定了以“立架、双蔓”作为苏南地区哈密瓜种植的技术核心,确保了引种的成功。
    据悉,祥和合作社在引种成功以后,并没有进行种植技术和种质资源的保密,而是把掌握的信息进行总结归纳,再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其他希望进行哈密瓜种植的农户和团体。
    据了解到,祥和合作社哈密瓜的种植技术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采取多层膜覆盖、嫁接育大苗等手段实现大棚哈密瓜生产抢早上市。二是靠温室或大棚放风口的大小来调节棚室温湿度,在温度和湿度相矛盾的情况下,以降低湿度为核心。三是采用水肥一体、全地膜覆盖、增施有机肥措施进行生产管理和质量调控。
    “哈密瓜的种植对温度、湿度、营养等各方面要求非常高,而最关键的技术难题就是要控制好昼夜温差和加强肥水管理。”刘传松介绍说,为了攻克这些难题,他们严格按照哈密瓜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要求,来调整棚内的温度,确保温差保持在18~20℃左右,另外在哈密瓜膨果末期,增加磷、钾肥的施用量,双管齐下加强糖份积累,提高哈密瓜品质。目前,太仓地产哈密瓜一年可以种植两季。
    每斤卖到10元的哈密瓜
    成了“抢手货”
    据了解,该基地种植的哈密瓜瓜肉肥厚,香甜清脆,含糖量高且营养丰富。2012年是合作社种植的首季,哈密瓜一面市,就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市场上普通的哈密瓜每斤售价一般在3元左右,他们的哈密瓜每斤正常售价都在10元左右,而且供不应求。
    2012年11月,祥和蔬菜专业合作社首次作为我市的农企代表之一参加在张家港举行的海峡两岸农业博览会。在这次博览会上,合作社的地产哈密瓜可以说出尽了风头,经工作人员一吆喝,顿时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眼球。本次展销的3个哈密瓜品种各有各的风味,“仙果”哈密瓜肉白、清脆爽口,“华蜜0526”果香味浓,“雪里红”清甜可口,当地市民都对太仓本地能种植出哈密瓜并能有这么好的口感表示惊讶,没想到东部地区也能种出这么甜的哈密瓜来。刘传松说,当时共带了八十几箱哈密瓜,全部被一“抢”而空。
    祥和的哈密瓜不仅吸引了广大市民,同时也吸引了农产品经销商的关注。一位姓王的经销商就对祥和合作社的哈密瓜产生了浓厚兴趣,他说自己经常去新疆,做哈密瓜、葡萄生意,没想到在苏州太仓也可以种出口感不亚于新疆的哈密瓜来,考虑到每次从新疆批发哈密瓜来苏销售的货运成本,他决定跟祥和商谈合作。
    “我们在2012年的种植当年就获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这两年的订单也是逐渐增多。”沈建彬介绍。为了进一步做大品牌,今年合作社还扩大面积,种植了火龙果、早春蚕豆等品种,将更好地满足市民的需求。
    采取品牌经营战略
    增强示范带动作用
    沈建彬介绍,祥和合作社的注册资金50万元,主要以合作社社员为服务对象,依法为社员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服务等。目前,合作社对外积极吸取有技术有能力的社员,不断壮大合作社队伍,社员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地位平等,实行自主经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祥和合作社采取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模式,在生产管理、安全质量及包装与贮存标准四大部分,均建立了明确的规定,严格果蔬生产的各个环节。生产管理上,全部按照相应的种植技术规程进行操作,严格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品使用,农药要求高效、低毒、低残留,肥料以有机肥和农家肥为主。在果蔬的采收、包装、运输等环节,均严格执行无公害、绿色食品认证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另外,紧抓果蔬市场准入建设,以维护基地果蔬的良好声誉。
    合作社采取品牌经营的战略,几年前就注册了“祥禾”商标,并积极放眼中、高端市场,以高品质的产品占领市场空间。合作社集中优势资源,不断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的理念与水平,同时把品牌经营的模式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将品牌的开发、维护与管理放在首要位置,以品牌优势为切入点,进而逐渐形成品牌经营的优势。
    在销售方面,祥和合作社采取“订单+零售”的模式,不断拓展市场空间。通过“农超对接”的产销订单形式,合作社与多家企业签订了长期订单,以形成稳定的产销渠道。通过“定点零售”形式,保证合作社资金的迅速回笼,增强市场风险抵抗力,保证了合作社的循环增长。
    “我们通过‘标准生产、效能管理’的方法,把市场的需求作为合作社的导向,积极实施品牌经营,走好专业化生产的路子。”浏河农村工作局负责人朱雪红介绍,祥和合作社在自身建设发展的同时努力增强示范带动作用,努力促进周边菜农、果农栽培技术的提升,实现农户的共同致富,合作社还积极配合市、镇农技部门开展技术培训、经验交流、新技术示范等工作。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发改局)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