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的秸秆“身价”不一样
今年太仓城厢镇东林合作农场的麦苗长得特别好,以往常见的断垄现象很少,东林村主任张耀忠说:“秋收时秸秆全部打捆发酵了,现在不仅秸秆能加工卖钱,对小麦的生长也很有利。”
小麦有望增产两成
秸秆禁烧后,前几年,东林合作农场和其他地方一样,采用的是秸秆粉碎还田方式,这样做,部分秸秆腐烂后会转化成肥力,但也会产生一个问题,那就是稻麦两季的秸秆都还田,因为量大,土地很难及时“消化”这些秸秆,有些麦种落在堆积的秸秆层上,不利于麦苗根系发育,形成断垄现象。由于秸秆在地里慢慢腐烂,也可能对作物产生病害影响。
张耀忠介绍说,去年秋收时,东林村引进10套秸秆打包机械,秋收时秸秆全部打包,并用薄膜包裹,放在田头发酵,这样做主要目的是秸秆再加工后喂羊,但同时也有利于现在的麦苗生长。现在,麦苗不受秸秆堆积影响,同时通过施加羊粪增加土地肥力,麦苗长得特别好,“照这个长势,今年合作农场的小麦产量会增加两成左右,去年最高亩产量790多斤,今年估计能有千斤左右。”
秸秆饲料很受欢迎
来到东林生态羊场的饲料加工厂,只见厂房中的几个工人正在修设备,厂房外的空地上,几个工人在粉碎饲料。
羊场厂长徐琼芳告诉我们,东林的秸秆加工采用的是韩国引进的先发酵再粉碎的方式,收割时全程机械化,秸秆直接打包,然后堆在田头发酵,这种饲料介于青饲料和干草之间,营养价值高,羊也喜欢吃,现在加工厂生产的饲料不仅供应东林羊场,还以每吨600元的价格卖给璜泾的两家羊场,前一阵还送到常熟奶牛场试用,很受欢迎。
现在规模养殖的牛羊饲料主要是草料加少量精饲料,太仓、常熟一带饲养场用的草料,都是从安徽或苏北购买的豆秸、花生藤等,一吨价格在千元左右,而东林加工的发酵秸秆价格低很多,东林正筹划继续引进设备,扩大饲料加工厂的生产规模。
秸秆处理不再难
每到农忙季节,秸秆处理就成为难题。为了防止烧秸秆形成污染,“禁烧”更成为夏收、秋收时各镇、村的“头等大事”。
张耀忠说,现在东林村完全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不仅如此,去年秋收时东林还收下相邻的万丰村的秸秆,“去年万丰村的秸秆免费给我们,今年我们准备出一部分钱收购。”
张耀忠算了一笔账,一亩地的秸秆大约有0.6至0.7吨,经过加工后出售,能增加毛收入400元,东林合作农场有粮田1300多亩,一年两季,这就是一笔不小的收入。饲料厂扩产后,还会加大对外收购秸秆力度,帮助其他村或大承包户解决秸秆处理难题,增加他们的收入。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发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