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抓好穗期病虫防治 保证小麦丰产丰收

来源: 时间:2015-04-21 点击数:

    今年太仓市的小麦穗期病虫害将偏重发生,为了确保16.5万亩小麦丰产丰收,连日来,小麦穗期病虫防治工作已在各镇区全面铺开。
    【预警】 不容乐观,穗期病虫害将偏重
    据省、苏州和太仓植保站专家会商,今年我市小麦穗期病虫害将偏重发生,尤其是赤霉病将有偏重、局部大流行的威胁。近日,市政府办发出《关于切实做好小麦穗期病虫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下称《通知》),要求各区镇要切实做好小麦穗期病虫防控工作,力争夏粮丰收。
    据农业部门监测,今年小麦赤霉病潜在威胁很大,具体表现为田间菌源充足,稻桩子囊壳平均带菌率为2012年小麦赤霉病大发生的4.5倍,达历史最高;气象条件诱发小麦赤霉病流行的概率高,气象部门中长期预测的气象情况,将为小麦赤霉病流行暴发创造条件。
    此外,全市种植小麦当家品种扬麦16较易感病。据近期田间调查,小麦蚜虫平均有蚜株率达3.3%,百株蚜量4.8头。随着麦子的抽穗及气温回升,蚜量会迅速上升,直接危害小麦穗部,预计穗蚜将达中等发生;小麦白粉病发病普遍,严重田块病株率高达30%以上,预计中等偏重发生;至4月9日,粘虫累计百把诱卵量高达795粒,上升趋势显著,个别田块可能造成较大损失。市农委植保部门提醒全市广大农户要充分认识小麦穗期病虫防治的严峻形势,严格按照全市统一部署,扎实做好小麦穗期病虫防治攻工作,确保夏粮丰产丰收。
    【举措】 主动出击,落实综合防控措施
    目前,全市各地小麦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同时进入赤霉病防治的关键时期。尽管赤霉病是一个传统的病害,但由于它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暴发性,防治技术要求高,尤其是有效防治时期较短,一旦适期掌握不准,将严重影响防治效果。
    由于赤霉病等小麦穗期病虫具有暴发性、隐蔽性和极高的危害性,《通知》要求各地必须坚持多措并举,科学防治,确保防控措施高效落实、全面覆盖。
    太仓市农委植保站相关负责人说,植保站已经加强了田间病虫规范调查,在及时掌握发生动态的同时,突出小麦生育期监测,从而提高防治指导的针对性。此外,还将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沟通,为正确把握发生趋势提供有力依据。也希望各地坚持“立足预防、主动出击”的防治策略,全力打好以赤霉病为主攻对象,兼治白粉病、蚜虫、粘虫等病虫害的防治总体战,做到全面用药,不留死角,最大限度地挖掘控害增产潜力。
    针对太仓市4月份过程性降水偏多的情况,市农委植保部门提醒各镇区务必做好防治指导,抢晴天、抓关键,确保扬花前将药用下去。同时,根据农药推荐剂量,结合田间防治,用足药量,不可盲目加大或减少用量,保证防治效果。要根据要求用足水量,喷匀喷透,保证防治效果;要大力推广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等高效植保机械,既提高防治效果,又提高防治效率。
    【进展】 多措并举,全面展开综合防控
    防控好以小麦赤霉病为主的穗期病虫害,是夺取夏粮丰收的关键措施,病害一旦流行,不仅造成严重减产欠收,而且其产生的毒素还会降低小麦品质,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农委植保站相关负责人说,为做好小麦麦穗期病虫综合防控工作,广大农户应立即从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两个方面着手,立即做好各项防控工作。
    首先加强田间管理,疏通田间沟渠,便于排除麦田雨后积水,降低田间湿度,提高小麦抗耐病虫能力,减轻病虫害自然发生程度;在扬穗初期着重进行化学防治。
    目前,太仓市植保站、土肥站已按照省农委提供供货企业及中标价格采购了小麦穗期病虫防控物质32.84吨,满足我市小麦“一喷三防”第一次防治需求,实现全覆盖。
    今年,太仓市将继续以“一喷三防”项目落实为抓手,全力推进防控工作全覆盖。整个“一喷三防”补助肥药发放工作将依托市佳稼农资公司各连锁网点进行,村提供发放底册,农民到佳稼农资公司各连锁网点签字领取肥药,20亩以上承包大户需凭村级介绍信到农资连锁网店领取肥药,确保补助药剂在防治适期前100%到户。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发改局)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