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县双店镇百合花有了特殊“身份证”
有“中国花木之乡”美誉的双店镇,鲜切花种植起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通过多年来实施的政府引导、产业推动、大户带动等措施,百合鲜切花生产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并依据自身特色摸索出百合催芽生根技术和二代球繁育技术。目前,该镇现有百合鲜切花温室大棚3000余栋,面积1.4万亩,鲜切花年产值超过6亿元,热销上海、北京、南京等30多个大中城市,其中百合销售量占据上海市场份额45%以上。
在百合鲜切花产业发展中,东海县双店镇还引进了连云港西诺种业有限公司,成立了江苏省北沟花卉产业有限公司,新建了花卉交易市场和花卉展销厅。通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实行包种球供应、包技术指导、包花卉收购,统一清理花卉品牌、统一销售,公司垫付种球款,补助基础设施建设等“三包两统一赊一补”扶持政策,辐射带动了周边近万农户参与到种植过程中,其中香水百合种植新品种已有129个,创造了全国之最,成为全国百合“品种最多、品种最优、品种最全”的百合花种植基地。同时,该基地还先后摘取了“中国花木之乡”“全国鲜切花生产示范区”“江苏省最大的鲜切花产业基地”等一系列国家、省市荣誉。
“由于双店百合鲜切花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市场供不应求,在赢得市场销售份额的同时,也有一些不利因素的存在。”该镇分管高效农业的副镇长卞秀平告诉笔者。近年来,一些商贩为了个人经济利益,冒用“双店百合鲜切花”进行产品销售的行为屡见不鲜,管理难度较大,申报“双店百合鲜切花”地理标志保护迫在眉睫。为此,去年初,东海县人民政府迈出了为“双店百合鲜切花”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之路,成立了专门的申报领导小组,配备专业人员全力以赴抓好申报工作。经过努力,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正式批准“双店镇百合花”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成为继“石梁河葡萄”之后,东海县第六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自公告之日起实施保护。公告规定,双店百合花产地范围为双店镇现辖行政区域。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申请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标识。
“这块金字招牌,对我们保护‘双店镇百合花’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不仅可以提高全镇百合花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而且对提高花农收入,市场拓展,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取得的又一荣誉,该镇党委书记刘张华分析道。
走进冯建志的温室大棚,只见主人和几个“钟点工”正忙着采摘百合分拣包装。“眼下虽不是什么节日,可俺每天还要往上海鲜花店走货200多件,他们看好的就是咱们双店百合经久不衰的品牌。”冯建志一边包装百合,一边对笔者说,“这里的土壤、气候很适宜百合花生长,产出的百合花色纯正,鲜艳光泽,花形完整均匀,花蕾数目适中,花茎挺直、强健、有韧性,粗细均匀一致,叶亮绿、有光泽、完好整齐,质量上乘。”
品牌是生产力,品牌也是凝聚力。“下一步,我们会把品牌带动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引擎,让花农收获更多的‘真金白银’。”谈起鲜切花产业未来的发展,刘张华信心十足地说。该镇将充分依靠品牌效应和推力,延伸产业链条,通过与荷兰皇家范赞藤公司通力合作,精心打造中国百合新品种试种中心,引进繁育推广百合新品种力争突破150个。同时,通过“公司+专家+花农”科技连心活动,进行大棚土质取样化验,提供施肥配方,解决百合种植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借助衣锦园艺公司与快递公司联手,打造鲜切花网上销售“淘宝镇”,让基地百合实现“买卖全球”。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