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将建秸秆收集贮运网络
解决乱烧秸秆问题,需加强秸秆综合利用。近日从全市夏收夏种暨秸秆综合利用现场推进会获悉,无锡市将政、企联动,力争用3年时间,全市52个涉农镇(街道)和508个种植水稻的行政村做到每个自然村有一个堆放点,每个行政村有一个收储站,每个镇(街道)有一个秸秆区域性收储中心,形成布局科学、合理的秸秆收集贮运网络,确保秸秆能收得上、收得快、收得好。
今年无锡市加大对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扶持,市辖区在省补面积、标准基础上增加补贴15元/亩。预计全市夏季麦秸秆还田面积37.23万亩,还田率51%。
秸秆综合利用在我市风生水起。在金兰村,一座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站内,绿色管道口堆着一堆由秸秆和猪粪等混合而成的原料。机器隆隆响起,一名村民将原料投入管道口,经过气化、净化等技术就变为清洁的秸秆气进入贮气柜,再通过管道输送至600多户村民家里。“我们村全年可消耗农作物秸秆300多吨,日产气800-1000立方米,实现了‘一人烧火,全村做饭’的模式。”村书记蒋仲明说。江苏坤兴农业废弃物处理公司4天来已收了200多吨麦秸秆,部分用于沼气发电,部分供给农业企业作基肥。新锦源菌业科技公司一年要利用约1万吨作蘑菇基料,年产蘑菇2000多吨,栽培后的废基料还可作为有机肥还田再利用。
“秸秆综合利用空间还需进一步扩大。”无锡市农委人士说。无锡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建成“利用企业+转运中心+村(社区)+农户”的收储利用机制。对秸秆还田机、打捆机等农机,以及年利用秸秆1000吨以上的企业将加大扶持力度。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发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