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为现代农业提供人才支撑

来源: 时间:2015-06-02 点击数:

    面对日益显现的太仓农民老龄化、兼业化趋势,为切实解决现代农业发展中“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等问题,2013年,太仓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意见》,并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列为政府实事工程,计划用3年时间,培育6500名各类农业农村实用人才,切实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能创业的新型职业农民,为现代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今年是太仓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实施的第3年,目前进展怎样?成效如何?
    田间地头
    207名涉农大学生学种地
    戴上草帽、套上护袖……26日下午1点30分,张雨王和同学们一起“全副武装”走进城厢镇东林合作农场的采摘园里忙活了起来。
    张雨王说,他是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14级委培生,专业是现代农业。5月25日~6月10日,他和同学在太仓参加为期两周的水稻工厂化育秧实践。最近两天,水稻工厂化育秧还没有开始,大家便到农场的采摘园里给梨树套果袋,既为了体验农业生产的过程,也是为进一步了解果树栽培、管理方面的知识。
    一天下来,大学生们一个个都累得汗流浃背、腰酸背痛。但说起两天实习的经历,大家又为可以学到更多东西而高兴。
    2013年起,太仓创新实施“定向委培”模式,在全国首次采用定向委托培养方式开展职业农民培训工作。2013~2014年,我市共招录207名委培生,分别就读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农牧科技学院。首批100名委培生将于2016年7月分配就业,奔赴农村生产一线。据介绍,这些委培生学习期间的学费由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资金承担,分两阶段支付,即:在校学习期间先期支付60%学费;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与相关村或合作农场签订用工合同后一次性补助余下40%学费。
    此外,太仓还创新实施了“一个院校+若干基地”教学实践模式。新型职业农民教学过程以涉农职业技术院校为依托,市农委与苏州农职院、江苏农职院等积极谋划、沟通和协调,选取我市特色粮食、蔬菜、园艺等各类合作农场为实训基地,开展理论知识与具体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完成全部学业。2013年组织句容、苏州两农校100名委培生开展了水稻大棚工厂化基质育秧实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工厂化大棚基质育秧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2014年秋季开始,对2013级100名委培生开展拖拉机、收割机和插秧机等考试和发证工作,使他们掌握基础的农机驾驶、操作技术技能,并取得上岗驾驶证和操作证书。
    技能培训
    5285名种养农户“回炉”学技能
    “这是我第一次给这么多农民兄弟上课。我会尽量用大家都听得懂的话,告诉你们怎样种地,才能让庄稼长得更好、收益更高……”2014年9月2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农研委主任、著名土壤地理学家赵其国,专门来太给我市农技人员、合作农场负责人、种植大户及村组负责人等“上课”。
    “种了大半辈子的地,听专家讲了才知道种地有这么大学问。”在现场,双凤镇庆丰村种植大户高佰明说,“就拿那个水稻只施一次肥来说,如果试验成功的话,自己种的200多亩地,光人工费就能节省六七千块钱。”同样,来自浮桥镇绿化村的种田大户沐建林表示,院士的讲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不仅让自己拓宽了眼界,也学到了很多新的农业新技术、新理念。
    两年来,太仓共举办水稻育秧技术、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植保病虫害防治技术、农机操作及驾驶员培训、农机维修&安全知识、科学养猪、水产技术及水产品质量安全等各类技术技能培训68期,培训农民5285人。
    在培训工作中,我市始终坚持“强化技能,提高素质”为宗旨,以我市农技推广讲师团成员为骨干,聘请农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专家、教授组成授课团队,按照农民需求和个性化多样化要求开展培训。通过集中授课、跟踪指导、典型示范、观摩实习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积极推行“田间课堂”、“土专家上讲坛”和“送教下乡”等培训模式,根据农业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安排课程,提高农民培训效果。在培训中坚持“走出去”,组织农民到省内外先进的稻麦、林果、蔬菜、水产和畜牧等基地观摩,开展现场教学,调动了农民参训的积极性。市农委还根据各镇区产业发展需要以及农民个性化需求,分类设计培训内容,落实生产实践基地,林果培训聘请省农科院老师试行“师带徒”模式,跟踪指导服务,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
    轮番充电
    百名村级农技员争当“全科农技员”
    3月15日~20日,市农委作栽站技术骨干、乡镇农技站技术员、产业重点村农技员共40人,赴南京农业大学进行为期6天的脱产培训。学员们还参观了中国蔬菜之乡——安徽和县的蔬菜生产基地,现场观摩了设施蔬菜的生产规模,参观了台湾农民创业园的现代农业、观光农业的发展情况。进一步切实提高了基层农技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更新知识、提升理念、增强服务能力。
    5月11~15日,市水产指导站组织乡镇农技站渔技员、产业重点村技术员共20人,赴上海海洋大学参加2015年太仓市水产基层农技人员高级进修班学习。
    目前,基层农技术员集中充电的机会有很多。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说,通过培训很好地提升了基层农技人员理论联系实际、信息武装农业的意识,强化了他们建设现代化农业的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
    村级农技员是农技推广的终端,是直接面对农民、有效服务农民的一支重要队伍,是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的重要载体。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说,实施村级农技员定期轮训提升综合素质增强服务能力,有效解决科技“最后一公里”问题。
    定期轮训常态化。2013年,市农委对全市100名村级农技员实施了春季及冬季两轮为期一个月的专业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拓宽了视野,增长了才干。2015年对现有农技员实施更具针对性的分类培训,更加注重实际、注重有用和有效,分层次差别化培训。对一些已经从事农业多年的农技员进行提升和提高(提高班),对刚涉足农业的,进行农业知识的普及和基础概念的灌输(普及班)。目的在于提高村级农技员的综合素质和农技知识,更好地指导和服务村级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今年村农技员春季培训已于3月15日至20日在江苏农职院成功举办。
    培训内容全科化。市农委按照培养“全科医生”的做法,来培养太仓的村级“全科农技员”。培训内容包括农业种养技术、生态循环农业、设施园艺、农机装备与农机化发展、农产品营销管理等多个领域,内容丰富,涵盖面广。聘请的授课老师既有省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的专家、教授,又有省农委相关职能处室的领导,他们既有深厚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培训期间还安排农技员到附近基地现场教学,大大提高了培训质量和效果。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发改局)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